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282|回复: 4

“四菜一汤”与“09限双” (第一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7 08: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yushu 于 2010-3-7 08:54 编辑

     
    “四菜一汤”与“09限双”  (第一部分)
   
      

“四菜一汤”“09限双”

                ----也谈门球比赛中的双杆与限双



                              (第一部分)

   乍一看标题,似乎“四菜一汤”与“09限双”两者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品味过后,就会顿觉它们有逐多相似之处。


       闲言少叙。在啰啰嗦嗦之前,首先亮明我的观点:09限双并非一无是处、一无所取,毕竟是中国门球前进道路上的一次尝试,一种探索。但就其总体作法而言,我个人持否定态度。


    第一、双杆球——是一项系统工程


       众所周知:门球比赛要想取胜,必须组织实施积极主动的进攻。这就是门球的最大特点——惟攻制胜。进攻,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只要给对方场上有生力量造成直接间接伤害,或对参赛人员的思维心态构成干扰、震摄、威胁,都可统称为进攻。如:直接撞击,擦边奔袭,远射轻取,派遣王牌,造打双杆,间接闪带,逆规获利,精巧用时,士气打压,心战威胁……等等都是重要的进攻手段。各种进攻手段均需择时、择机、择势、择地、择人、择技灵活运用,否则,要么不能张显最大效益,要么事与愿违,遗害无穷。


       门球竞技,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击一闪,一磕一碰,一滚一停,一静一动,若单独抽出其中任何一项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具体的剖析,都可称为名符其实的系统工程。双杆球更是如此:说它是系统工程,是因为双杆球是由若干环节组成的一整套紧密连续的思维加肢体的操控过程。从指挥员定下决心,下达指令,到前号队员制造,后号队员击打,直至打成后续击使用见到成效,流水作业,环环相扣,哪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简单地说,双杆球主要有造、打、用三个环节,具体实施双杆球战术就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要择时。首先是选择门球比赛的时间段。是开局造打,以夺取场上霸主地位;是中局造打,控势为主兼而得分;还是终局造打,用于重点打击或保护,确保稳操胜券——这类双杆突出的是战略和全局观念。其次是要依据赛事进程,当务之急和客观时限,选择造打与放弃、简单与复杂、暴露与隐蔽——这类双杆强调的是“实用主义”的灵活机动,现炒现卖,趋利避害,立竿见影。

   二要择势(机)。三百平米,红白对垒,你争我夺,险象横生。门球竞技的实质是“势”的搏弈。选择和使用任何一种攻防战略战术,都离不开对场上总体态(形)势的超前洞察和准确把握。要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寻觅可资利用的战机,立即抓住,巧妙运作,为我所用。

   双杆球,由于有多次续击权的独特优势,能够最简单、最直接,明火执仗,大摇大摆地抵近对方最前沿,并根据需要随意攻击,威力所及,覆盖全场,是比赛中夺势、扩势、固势的重要手段。但造打双杆球也必须依势所需,顺势而施。夺势双杆属于需要造、必须造的性质,而且要造势必成,用势必果。扩势双杆中有的属于必须,有的可用其他战术手段替代。固势双杆中相当一部分往往侧重于威胁、震摄性质的心战策略,即:双而不用,引而不发,逼迫对方,退避三舍。

   三要择地。依据比赛进程和场上态势,每一次双杆球的造打都涉及到场地位置和双杆球造型的选择。一般绝对控局方可放心大胆地在场地内任何位置(地点),任何一个球门附近造打任何形式的双杆球。因为他无后顾之忧,且多球聚拢。即便造打不成,也不会受到对方攻击,还有其他补救措施。剑拔弩张的对峙双方,能有一次造打双杆球的机遇实属难得。因此这种双杆球首先是要选择适当的地点(一般多依拖边角),并视情采取相应的造形(如:角度、眼镜、顺边、隔门(柱)、调位、自助……等)。目的是安全稳妥,严防破坏。场上劣势方往往寄希望于双杆球扭转战局,摆脱被动挨打的处境。这种双杆球主要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隐蔽企图,简化程续,就近操作,快造快打,许多情况下还可能需要顶风冒险,拼死一搏,孤注一掷,赌上一把。

   四要择人。双杆球既然是夺势、扩势、固势的重要手段,且受时间、态势、场地等多种因素制约,需要而且必须造打的时候也必须有一名完全能够胜任的击球员去具体实施(操作)。择人的重点在于技艺和心态。要在极为短暂的时限内,有时甚至是高度紧张的氛围下,能够娴熟老练地运用击闪震闪、磕挤送位,造出并打成适时应势的双杆球,所有这些“玩小球、做技巧”的细腻活儿都是平日千锤百炼的心智积累和汗水结晶,绝非朝夕之功。

    五要择用。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双杆球,让其发挥最大效益,实战中正反两方面的战例很多。一般双杆球可以用做:①打击对方有生力量;②除掉对方主力、关键球;③调整己方部署;④挽救己方危球;⑤过门、撞柱抢分;⑥拖时压制对方;⑦再造双杆固势;⑧制造王牌预控;⑨抢占要隘据守……等。尤其在比赛接近终局,双方比分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打不打?打哪个?(指对方主力、关键球,前号或后号球,显性或隐性威胁球等),要不要?要哪个?(主要指保护己方关键球,得分球和得分多少、分值高低等),在此决定生死胜负的关键时刻,教练员必须迅速权衡利弊,当即决定取舍,不可犹豫,不能贪多,果断指挥,确保赢球。

   实施双杆球系统工程的过程中,择时、择势、择机、择地、择人、择用……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从造到打,再到最后应用,可能仅用十几秒、几十秒、顶多也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但就是这短暂的时限,确是对门球人思维敏捷,随机应变,果断决策,娴熟技艺,良好心态最严峻的考验,最苛刻的要求。

  第二、限制双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门球比赛中的双杆球限制还是不限制,是近年才出现的两种意见。主限派的观点是:双杆球的造打太容易,杀伤力确又太大,容易造成场上一边倒,使门球比赛没看头——失去观赏性。反限派则强调:论杀伤力哪一手也不含糊!擦边球怎么样?构成比双杆还简单、隐蔽,唰----的一声过去了,连打带闪不是重创就是清场。闪带球怎么样?无论远近,看准目标,啪!的一声就把你的关键球给报销了!远射攻击又如何?别看单球一个,孤立无援,逼急了就敢给你一傢伙,一杆就能决胜负,一球照样定乾坤!所以说,输赢全在自己,不完全在于双不双杆。不要把失利归咎于双杆球,这样有失公允。如果按这个逻辑走下去,将来擦边、闪带、远射、王牌、结组……等都得加以限制。到了那时,门球比赛才真的没了看头。问题的症结在于你有没有过硬的技术,灵活的战术和良好的心态。一支训练有素、综合素质过硬的队伍,不依仗双杆完全可以夺势控局获胜。对方一旦企图造打双杆,也定能施展多种技术和战法及时准确地予以打击攻破。总之一句话:赢不赢,看自身本事,输不输,找自己原因。

   对于双杆球,限也好,不限也罢,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肯定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若按“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限与不限其实都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看大多数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决策者最后怎么拍板定案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门球的限双似乎已是大势所趋,板上钉钉。既然要限,就应当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有理有论、有根有据、有章有法、有板有眼、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限什么?怎么限?限到什么程度?必须统筹考虑,科学组合,有理有力有节相互兼顾,易于操控,便于实施。而不能象以往那样,几年一修规,今天向东,明日朝西,忽左忽右。专家们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下边确闹得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在限制双杆球的问题上必须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是廓清理论基础。先认真分析限与不限的利弊关系,归纳总结出有充分说服力的限制双杆球的理论依据并广而告之(俗称:造舆论,打招呼,下毛毛雨)。这样做,既是一次门球专业理论的学习、教育和普及,又是对新规精神实质的深入宣传推介,从而为将来的贯彻执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门协有官方网站,有《门球之苑》,更有下属众多的基层门协组织,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


         第二步是解决怎么限的问题。既然决心要限,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具体操作——限什么?怎么限?限到什么程度?要划线条、定调子、给框框。

  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限制双杆球,都应当符合“三简”、“三不”的原则:

   ★三 简


          一是简明。规定的条文力求简单明了,具体清晰,不绕脖子不蹩脚。使人一看便知,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不需要过多而繁琐的讲解、说明、推理、释疑、表演、示范。


          二是简易。限双的条文规定要符合《规则》的总体精神、原则、宗旨。易于操作,便于观察,容易区分,利于定性,判断有据,则罚配套。


          三是简便。指导思想是:千方百计为击球员、教练员、裁判员提供方便——简化程序,减少手续,减轻负担。不能让他(她)们在全身心投入紧张激烈比赛的同时,为限双的具体操作有顾虑、有压力——心里总得想着这个、记住那个,数着这边、惦记着那边。瞻前顾后,惟恐出错。

  ★三 不


          一是不易误解。面对一项规定,如果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又似乎都有理、都在理的混乱局面——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足以证明你这个理论的基础不清晰,不明了,不扎实,不牢靠。


          二是不被曲解。如果面对一项政策规定,你做这样的理解,他做那样的解释,从而生出许多变种,致使原规定走形、变样、扭曲,必将诱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理论混乱和思想迷茫。参加全国新规培训班的同志返回各地传达贯彻、宣讲解释中的口径不一、说法各异甚至不敢不便直说和怀疑、否定就足以佐证。


          三是不可破解。“令行禁止”是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有令就执行,有禁就停止。“令”而行的前提条件是你的“令”必须源自实践,高于实践,有根有底,有理有据,自成体系,自圆其说。“禁”而止就是不开旁门,不留豁口,堵死歪门邪道,说一不二,不放哑炮空炮。这次的09限双规定恰恰是有令难行,有禁无止。原因很简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一条规定,我有十条办法(主意、措施、或所谓的“战术”)等着你。不等你出笼,我早就琢磨透了对付你、破解你的办法。更为出奇的是:制规、修规、颁规者也在大张旗鼓地介绍、宣传、推销如何顶规、破规、解规、绕规的具体措施(请见网上、门球场上众多版本的顺口溜、绕口令)。此乃典型的——街头巷尾摆地摊,既卖矛来又卖盾!

   第三步要考虑善后工作。前边已说过,对门球技战术中的任何一项内容做出修改和变动,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既是探索发展前进的机遇,同时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提出并制定了限制双杆球的措施规定之后,将会促使门球技战术向着哪个方向发展演变?制约了这个,是否也削弱、限制了另一个什么?双杆受限了,是否门球比赛的观赏性就提高了?如同医生对待患者,一种病尚未治愈,多种并发症随时可能出现。对于类似的连锁反应必须思前想后,考虑周全,尊重民意,集中智慧,慎重对待。防止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头脑一热就拍板,三年两头频修规。

  总之,对待双杆球问题,如同站在三岔路口:


          一是坚决要限——限的有理有据,有章有法,干脆利落,不留后患。


          二是完全不限——顺其自然,任其驰骋,物换星移,物极必反。


          三是限而添乱——欲限理不足,不限据不硬,调和折中走钢丝,火上浇油乱中乱。


                        ( 未 完 待 续 )



发表于 2010-3-7 0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头头是道很直得参考。
发表于 2010-3-7 15: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对双杆球是系统工程的论述我非常赞成,讲得透彻。即双干是门球战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限双是违背门球规律的,迎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0-3-7 16: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了赵老师的笫一道菜,觉得是一种享受,文章细緻全面,有理有据。急盼上第二道菜。规则已规定限双,我们当然要执行,但规则用词不当,有矛盾和漏洞,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解,难于统一。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家门协应尽快解决。
发表于 2010-3-7 2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怎么限的问题,“三简”、“三不”的原则挺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