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86岁的屠呦呦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荣誉,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这是她继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项“重量级”大奖。 问世40年来,青蒿素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月9日,人民大会堂内,屠呦呦缓步上前,从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关于屠呦呦的报道铺天盖地。实际上,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顽强“抵抗”着外界的关注。 屠呦呦曾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院长,可以了吧,赶紧停下来。我不太愿意搞这些场合上的事情,是时候谈谈青蒿素的具体问题了吧。”科研,她愿意谈;其他的,“实在不会”。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领衔的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一直专注“青蒿素的具体问题”。目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项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他们也在探索青蒿素新的适应症,研究青蒿素的作用机理。 “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我国中医药行业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拓展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意义重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如此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