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958|回复: 5

“中国第一新药”销量突破一亿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2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在为中国企业推销,药物自身的疗效证实它确实是好药。”世界卫生组织抗疟药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席怀特曾对记者这样说。他说的药就是中国人研发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也就是青蒿琥酯系列产品。
   近日,作为中国自主新药,青蒿琥酯系列产品再传振奋消息:注射用青蒿琥酯自2010年通过世卫组织药品资格预审(WHO   PQ认证)至今整七年,其全球销量累计突破一亿支,帮助全球2000多万人次重症疟疾患者重获健康。这是首个获世卫组织推荐的重症虐疾一线治疗药物,更是目前国际上救治重症疟疾患者的金标准药物,现已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全球约有半数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多数感染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统计显示,2015年,约有2.12亿例疟疾病例,约有42.9万例死亡。疟疾通过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在人群中传播,人一旦感染后将出现发烧、寒颤和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病情进展为重症疟疾后,将引发贫血、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注射用青蒿琥酯是目前唯一商品化的青蒿素水溶性衍生物,可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用于各类人群的脑型疟疾和各种危重疟疾的治疗。从2010年11月5日正式成为首个通过WHO.  PQ认证的重症及其他新型疟疾预防和治疗药物,走到今天,青蒿琥酯享誉世界,人称“造福世界的中国国药”。《2016年世界疟疾报告》称,2010年以来,全球特别是非洲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全球各年龄组的疟疾死亡率降低了29%,五岁以下儿童的疟疾死亡率降低了35%   (摘自11月6日巜文汇报》 唐闻佳/文)
发表于 2017-11-12 17: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86岁的屠呦呦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荣誉,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这是她继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项“重量级”大奖。

问世40年来,青蒿素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月9日,人民大会堂内,屠呦呦缓步上前,从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关于屠呦呦的报道铺天盖地。实际上,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顽强“抵抗”着外界的关注。

屠呦呦曾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院长,可以了吧,赶紧停下来。我不太愿意搞这些场合上的事情,是时候谈谈青蒿素的具体问题了吧。”科研,她愿意谈;其他的,“实在不会”。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领衔的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一直专注“青蒿素的具体问题”。目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项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他们也在探索青蒿素新的适应症,研究青蒿素的作用机理。

“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我国中医药行业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拓展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意义重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如此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2 17: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危受命

将抗疟药研发的重任委以屠呦呦,

在于她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被同事公认的科研能力水平。

“我现在要说的是40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北京时间2015年12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礼堂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用中文开始了她的主题演讲——《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1969年年初,刚过38岁的屠呦呦已经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了快14年。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到中药研究所工作,后脱产两年半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她的职称,当时还只是实习研究员,但兼具中西医背景的她,已步入了中药所研究的第二梯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2 17: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1月21日,屠呦呦了解到一个全国性大协作项目——“523”任务,她的科研人生就此迎来转折。

“523”任务,是一项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也是一项巨大的秘密科研工程,涵盖了疟疾防控的所有领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东南亚战场上,疟原虫已经对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性。能否抵抗疟疾,甚至成了越南战场上美越双方的“胜负手”。在中国,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也曾大范围暴发疟疾,全国发病人数多达1000万到2000万。

抗疟药的研发,是在和疟原虫夺命的速度赛跑。

中医研究院加入这场全国性协作时,已经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已经“靠边站”。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原所长姜廷良说,他们将抗疟药研发的重任委以屠呦呦,在于她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被同事公认的科研能力水平。

“能够参与这样重要的项目非常不容易。她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廖福龙说。人们常说,好奇心是科学家研究的第一驱动力。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支撑屠呦呦坚持下来的,是“责任”和“担当”。廖福龙记得,屠呦呦常提的,就是国家培养了她,她也得为国家做些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2 18: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蚊子泛滥成灾应该吗?

本帖最后由 新乡快乐人 于 2017-11-12 18:31 编辑

预防为主,首先必须消灭蚊子。可惜,当今夏季蚊子泛滥成灾,白天就不敢穿短裤,T恤站在小区院内10分钟,就会被蚊子咬的满身疙瘩。尤其是进口花蚊子,特别厉害。青蒿素再好,挡不住蚊子。

点评

谢谢老师的的感言。发动群众,消灭蚊子是根本。  发表于 2017-11-15 1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27 2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