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811|回复: 18

“秋冻”对六类人群是禁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1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冻”对六类人群是禁忌

                                                               (转摘翔云版主帖)   

      “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一般而言,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以及儿童、体质虚弱的老年人群都不适合“秋冻”。其主要原因是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较大,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者引发新的疾病。
  具体来说,以下六类人群不能“秋冻”:
  心脑血管患者
  气温变化较大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所以,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秋冻”,还应注意保暖,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
  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就较差,容易被病菌、病毒入侵引起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患者对气温、湿度的季节变化极为敏感,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人,最主要的是不能感冒,对此一定要特别小心。
  胃病患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有些人在深秋吃冷饮,或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这些饮食习惯都极易引发胃病。
  老寒腿患者
  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时会使症状加重。老寒腿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下蹲时疼痛加剧。得了老寒腿病的人,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保暖。
  体寒的女性患者
  对于本身怕冷,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来说,秋季时务必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质的寒性,受到宫寒、月经不调等疾病的侵扰。



            点赞翔云版主给六类人群带来提醒.温暖.福音!!!
              谢谢翔云老师的人间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7-11-2 19:57
谢谢夏老师的转载!  发表于 2017-11-1 14:03
谢谢翔云老师的人间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发表于 2017-11-1 14:0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天下豪杰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养生有“四防”
                                                     (转摘翔云版主帖)
  

       1、防秋燥
  秋风起,容易出现干燥,中医称为燥邪。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状。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以及梨、葡萄和香蕉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秋季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若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很关键。防湿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贼风
  秋夜有人爱开窗睡,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凉风吹起地面尘土,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中医称此为贼风。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要防贼风,一是注意盖好被子;二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有助于增加身体抵抗力。
  4、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所以要注意调节心情,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赶走秋郁。




         点赞翔云版主给我们带来健康养身知识!!!带来提醒.温暖.福音!!!
              谢谢翔云老师的人间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冬前谈养生


        
       还有五天立冬,立冬季节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11-1 13:00 编辑

的每一天
早上球场去练球,
练完回家网上遊,
网友球友互问侯,
发帖回帖情长留.
关心时政学不厌,
家务活儿不用愁,
每天如此快乐过,
心情舒畅度晚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部位不能受凉仍需保暖
  “秋冻”是为了促进人体健康,但不涵盖全身各个器官。有些部位,如颈部、腹部和肩膀等应根据气温变化保暖,尤其是脚部。另外,现在到供暖之前,正是容易旧病复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重要部位的保暖。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需重视。
  双脚
  脚被认为是人的第二心脏。它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受凉后容易受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7-11-1 12:57
有些部位不能受凉仍需保暖
  “秋冻”是为了促进人体健康,但不涵 ...

秋赛秋练忙


秋风秋雨秋送爽,
秋浓秋色秋景象,
秋凉秋冷秋叶黄,
秋华秋实秋兴旺!

秋季秋赛秋练忙,
秋天秋地秋赛场,
秋日秋月秋获奖,
秋朋秋友秋体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3: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锻炼方式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转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近两年更是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很多人开始热衷跑马拉松,微信的朋友圈天天晒步数……但是又有不少专家针对这些进行批评,说过度锻炼会导致运动伤害。因此,让很多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有人甚至产生疑问:到底要不要锻炼,如何进行锻炼呢?
  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
  锻炼是非常必要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自信心。但是锻炼也讲究方式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最好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不要盲目锻炼。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锻炼的方式方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老年阶段锻炼应以节奏轻缓、比较安全的锻炼方式为主,如步行、太极拳。老年人各项机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肌肉力量下降,协调平衡能力差,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跌倒。同时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老年人日常可多晒晒太阳,以户外锻炼为主。
    很多人患病后就“畏病如虎”,把正常的锻炼活动都取消了。其实只要掌握疾病的不同特点和运动禁忌,患病后也可以锻炼。
  颈椎病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的姿势导致颈椎病发病年轻化。颈椎病患者大多有颈椎小关节失稳的表现,颈椎病患者锻炼时要避免做头部动作剧烈的跑跳动作,如有头部摇摆动作的广场舞,尤其是有头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头部活动要缓慢,因为快速活动可能导致晕厥。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危害是脆性骨折,常见的脆性骨折是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时最好不要有跑跳的动作,强度不宜太大,以步行为佳。
  肩痛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也是运动损伤常见的关节。人们常在不经意间损伤了肩关节,而错误的锻炼又雪上加霜导致病情加重。“过肩动作”最容易导致肩关节损伤,所以肩痛的病人在不明确原因的情况下不宜进行羽毛球、吊单杠、自由泳、仰泳及投掷等有“过肩动作”的锻炼项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所谓的退行性疾病与年龄有关系,很多人一听得了骨性关节炎就不敢活动了,其实膝关节没有那么脆弱,只要正确锻炼,不仅不会加重膝关节病情,还可能减轻膝关节负担。此类患者首先要减体重,体重的减少会减轻膝关节压力,再者要注意膝关节保暖,还要避免做爬楼梯、爬山等会加剧膝关节病情等锻炼方式,最后是要锻炼大腿肌肉力量,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对膝关节外部平衡的控制,减少膝关节内部压力。

  锻炼宜遵循几大原则
  全民健身锻炼势在必行,但还要根据自身状况适度锻炼,不能盲目跟风,过度锻炼。锻炼应遵循以下原则:
  重视中医养生功法 中医养生功法是中医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如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功法,都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适合男女老少练习。如八段锦,只有八节动作,动作精炼,运动量适中,还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量力而行 制订锻炼计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追求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或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锻炼方式和强度不能太容易达到,要有挑战性,但也不能太难,否则会失去信心,也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循序渐进 不管是初级锻炼者还是健身达人,锻炼强度都需要循序渐进,尤其是初级锻炼者,要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才不易造成伤害。同时每次锻炼前也是同理,最好先进行热身运动。
  兴趣为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锻炼也是一样。最好能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这样才有利于长期坚持。要先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发现运动的美,也许不久的将来运动会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锻炼的最根本是要坚持。不管是中医养生功法,还是现代锻炼方式,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都必须长期坚持。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还是对意志品质的锤炼。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相对易于坚持的锻炼项目,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才能发现运动的魅力。
                          (稿源:中国中医药报、人民健康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7-11-1 13:03
锻炼方式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转摘)
                                
...

                      全民健身让生活更美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判断、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其中关于体育的内容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过去的五年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对于全民健身的发展,我感受非常深。五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已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作为一名门球运动爱好者,见证了身边全民健身的发展,每天清晨,到球场参加锻炼的人已不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也慢慢加入全民健身的大军。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发展趋势。
     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倍感鼓舞。对于这五年在全民健身方面发生的变化,我感觉不仅参与健身的人在增多,而且赛事也越来越丰富。
     健身设施及群众赛事的增加为健身者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空间,公园里的健身设施越来越好,全民健身路径变得更加丰富!
我们有了科学健身的意识,学会了科学健身的方法,心里别提多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师的转载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7-11-1 14:03
谢谢夏老师的转载报道!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 19: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符合辩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7-11-2 19:59
“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符合辩证法!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0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路曲溪流远,竹绿枫红银杏黄。
雀鸟栖枝烦躁语,衰翁倚杖亦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06: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7-11-1 12:12
秋季养生有“四防”
                                                     (转摘翔 ...

山高路曲溪流远,竹绿枫红银杏黄。
雀鸟栖枝烦躁语,衰翁倚杖亦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06: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7-11-1 12:12
秋季养生有“四防”
                                                     (转摘翔 ...

     有感于“枯木逢春”

      门前枯木出新芽,
      院里老树开满花。
      鹤发童颜吟盛世,
      神州崛起惊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