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10-8 09:56 编辑
也谈老有所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6岁。如今是“七十不稀奇,八十不为老,九十不少见,百岁不难找”;民间流传的《长寿歌》说得更为形象:“八十不稀奇,九十多来希,百岁笑咪咪,七十还是小弟弟”。因此,60岁以后的老年人,由于他们有健康的身心,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的。 有人说:“人离退休了,身体成了没有多大用处的老零件”,“人老价值少,只图安乐与养老”。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离退休老人,具有许多有所作为的条件,特别是具有许多独特的素质上的优势。 现在的老年人,经过5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天积累起来的经验是非常可贵的,他们当中,有的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有的具有专门的知识和专业技术。他们不仅有聪明的才智,而且有强烈的为报效国家而施展自己才能之愿望。 《老年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的经验”. 老同志是一支成熟的经过多年实践锻炼,无需再行投资培养就可利用的智力大军。他们积累的知识既是过去的,也有现在的,而且是具有连续性的。他们积累的经验,处事的方法,积极的心态,扎实的作风,负责的精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有着年轻人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老年人是继往开来的见证人,再创辉煌的自由人。” “老有所为”,就是指离退休后的老年人,通过个体或老年群体的共同努力,仍可为家庭和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成为稳定社会、教育后代、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健康力量。老有所为是老年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不少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仍然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具体地说,老年领导者可为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为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老年教育工作者可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兴教办学育才,为提高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贡献力量。老年科技工作者可继续通过总结经验,为科学研究和高科技的发展,为中华复兴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年卫生工作者可以以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著书立说,进行医疗咨询,为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服务。老年文化体育工作者,可以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为增强人们的文化与身体素质,为培养年轻一代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体育事业起组织、指导和顾问作用。老英雄、老模范、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参加关心下一代的组织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道德传统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还可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诸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参与书画活动;支持与扶持家庭养殖种植、科技扶贫、文艺宣传、治安联防;还有组织调查走访,勤于笔耕,撰写史实、专著,写回忆录,进行文学创作等等。或抚琴吟诗,或游览景点,或结交忘年,或打球上网,一切随缘乐,活出自我来,享受每一天! 老人从退休到最后离世,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个群体的大多数,见识广博, 懂得人生,体会世态人情,言谈举止得度,行为合乎规范,做亊稳妥可靠,作风严谨踏实。对于老年人来讲,人过花甲,应该追求一种成熟的美。进入古稀之年,更应体现出一种智慧的美。因此,退休后,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规律. 要清醒地意识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退休老人一定要适应时代脉膊,响应党的号召,老有所学,老有所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退休老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