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槐 位于原山西会馆内的一棵古槐,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汉末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兄弟三人初创业于下邳东30里(今窑湾处),大将关羽驻守此处,他的战马就拴在这槐树上。现在古槐枝叶茂盛。 黑陶古窑 在秦末汉初时期,古沂河湾东、骆马湖岸西是一片淤泥地带,这里的劳动人民利用淤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泥瓦缸、瓦罐盆、碗、壶等,然后搭地窑烧制成黑陶。窑群从沂河两岸向东,方圆20余里。有上窑、下窑、五里窑、六座窑等,烧出来的黑陶器具,由大运河运往苏鲁各地出售。 汉时古桥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窑湾土圩子为韩信驻军东兵营区。从窑湾通往下邳修建通道,在沂河上架起一座五洞桥,桥宽12尺,长50尺,砖石结构,桥下5个洞口,每块砖重40斤,此桥位于窑湾西小街南边,已不存在。 韩信点将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被封为 楚王,建都下邳,将军队分为邳东、邳西两处大营,东汉大营设于窑湾圩子。修圩门,建校军演武场,立点将台,位于现在窑湾中学北广场。1931年,张华棠将军在这里建立"五四公园",铲平乱坟堆和点将台土台,在点将台处重建砖木结构抗日宣传演讲台,现不存在。 楚王城楼 公元前209年,宿迁楚霸王项羽起兵灭秦,他带领2000农民来到窑湾,站在大东门土城楼上,号召烧窑工人起来造反,推翻暴君秦始皇。后来当地人称大东门为楚王城楼,现已被毁。 关羽马槽 东汉末年,关羽驻守沂河湾处(今窑湾),战马拴在一棵古槐树上,树下有红石马槽和半片碾盘磨刀石,称之为"关羽马槽"和"关羽磨刀石",现已留存。 玄帝庙 玄帝庙建于宋代景德四年(1007年)。前后两进大院,前大门三间供灵官像,中大殿供玄坛大帝,两侧有龟蛇二将,后大殿供太上老君,至今留存。 古镇码头 隋唐时期,开发大运河,将窑湾南街斜削去一部分到河南岸,岸南称窑湾西小街,岸北为窑湾水旱大码头,南北漕运粮食和东海运来的食盐都在此码头装卸、中转。
吴家大院是窑湾古镇最大的宅院,前门在回民街口,后门在中大街,前后四进院落,全宅子午线80米,酉卯线20米,面南大门是坐如意门楼,为紫红漆大门,1.5尺高门档,三级青石台阶。门两边青石鼓户对,门楼两边各一间耳房。头到院中央是坐影壁墙,2米高,2米宽。影壁墙后是五间行衙大堂,堂前一排廊檐柱,1938年日本占领窑湾时,怕日本占用改为南屋。 清道光年间,吴家"吴红兴烟丝店"共有五处产业,在窑湾共有房屋280余间,被称为"吴半街"。
山西会馆位于窑湾西大街,原为唐代关帝庙,院内有棵千年古槐。 清乾隆年间,尊孔敬儒,山西会馆主事闫一忍,在关帝庙建 孔圣殿、岳王殿,在院中建钟鼓楼。正中门楼书写"心印尼山"四字,钟鼓楼右边两块石碑刻记建会馆捐款人名单。左边一块是建会馆事记,另一块是唐代建关帝庙事记。古槐树下有汉末时关公喂马槽和关公磨刀石。会馆大院地面青石板铺地,院东西两边各建5间花厅。正前门3间楼,正中大门上方石板刻"山西会馆"四字。前门楼北面就是戏台,东西两边花厅楼都能观赏戏楼演戏,前门楼两边还有厢楼各一座。 1920年,山西会馆改为邳县第二小学校,1949年改为新安县窑湾区小学本部,1958年改为新沂县抗美小学。现保存东厢楼5间,后改为绿豆烧酒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