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夏益民

推荐四种门球技巧的自我训练项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10-7 17:40 编辑

             粘球”与“拔球”在比赛中的实际应用

          门球赛场中根据不同的球势采用不同的击球手法,用以提高击打成功率,“超额”完成战术任务。俗话说:“艺不压身”,熟练掌握几种击球手法有备无患,关键时刻出手,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战术效果。

               “粘”打        “粘”打一般是指击打靠近边线的目标,击打后,自球与目标球刚刚接触上,像用胶粘上一样。击打时发力要柔和。既保证自球运行轨迹不偏离目标,又要保证击打到目标球后,自、他球双不出界。“粘”打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技术含量较高,在战术运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比赛还有3分钟,双方比分8∶12,白方领先。场上态势见图1。
           轮及⑨球起杆。⑨球撞闪⑦球到四角,自球过二门得分后落位到三线边,续击“粘”上①球。闪送①球到三门前,自球跟进。⑩球进场,①球起杆撞闪②球带⑥球双出界,再撞送⑨球过三门,自球过三门到④球附近,撞闪④球出界。红方终场逆转获胜。
           评述:9号队员面对几乎在边线上的①球,是接①球擦攻?还是击打①球?两种作战方案会有两种不同的战术效果。一是接应①球,操作简单、难度小。但战术的成功率取决于1号队员的擦边技术;二是击打①球,操作有难度,风险大。击打成功,获取比赛胜利是板儿上钉钉,十拿九稳。若击打失败则等于比赛失利,获胜的希望几乎没有。关键时刻,9号队员运用“粘”打技术获得了成功,顺利地完成逆转获胜的使命。
例2、比赛还有1分钟,双方比分16∶14,场上态势见图2。
             轮及⑥起杆。⑥球过二门得分,再擦撞④球到三门里侧,用④球闪带⑨球未果,④球出界。续击“粘”打⑦球成功,用⑦球闪带⑨球双出界。自球过三门撞柱,以2分优势小胜红方。
             评述: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白方虽然落后2分,但⑥球在杆,按场上球势来说,白方再得2分即可以次高分获胜,并且再得2分的战术运作和技术操作难度不大:既⑥球过二门得1分,再擦撞④球到三门前,闪送④球过三门得1分或自球过三门得1分就万事大吉。但是门球赛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⑥球擦撞④球时力度稍大,自球到了三门里侧,既不能闪送④球过三门,自球也无法通过球门。此时只有孤注一掷、拼死一搏,大胆地“粘”打⑦球。胜负在此一杆,6号队员“粘”打成功,圆满地完成了战术任务。
            “拔”钉子                门球运动的特点是猜中红方先攻。比赛开始,①球进一门,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了二门一号位,控制了通过二门的要道。守关的①球对于白方来说犹如芒刺在背、骨鲠在喉一般,白方决意铲除这颗“定时炸弹”。运用的战术方法就是“拔钉子”。担任这项艰巨的任务一般由⑧球来完成,(可根据赛场态势决定球号)。若⑧球“拔钉”成功,可过二门得分还能打掉红方门后的接应球。
              因为红方①球占据的位置大都靠近边线,这就给“拔钉子”增加了技术难度。降低了成功率。“拔”的结果有五种:一是“拔”球成功;二是撞顶①球出界,雀占鸠巢,⑧球留在界内;三是⑧球、①球双出界;四是没“拔”成,⑧球跑到了二号位,形成二层站位;五是“拔”偏了,⑧球出界。从五种结果来看,只有第五种为最差;第一种为最好,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漂亮杆儿!第二种也为好球;其余三、四种在战术效果上利弊参半。
              “拔钉子”战术在门球比赛中运用的太多太多,有成功的战例也有失败的战例,大家心知肚明,一看就明白,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施用“拔钉子”的技术手法,一般采用挑打击球手法,也就是大家常用的上旋球击球手法或者是提拉打的击球手法。也有用其他击球手法的。击球手法没有统一规定,根据球友们的各自习惯和获得较高的战术成功率而定。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球友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9-3 10:41 编辑


                “定位球”在实战中的应用

        在门球比赛中,“定位球”有以下几种战术目的:
        1、撞击他球后,自球定位在他球原有位置,距离续击第二个目标(球、球门、中柱)很近,再次击打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若击打他球时自球跑偏或跑远,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战术任务。尤其是在收杆球时,再得1分既可获胜的关键时刻,击打后跑偏就不能过门得分,失去取胜良机,遗憾不已。
        2、将对方压在边线上的或靠近边线的球顶出界外,自球留在界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他出我留、互换位置”。击打定位球就会获得非常好的战术功效;闪顶他球出界、自球留在界内时,同样运用“定位球”方法,只是比击打定位球的操作难度增大
         3、定位过门:为使己方球能有效地过门得分标定方位    如⑩球待过三门,但擦击他球后不能到达门前过门,这时,⑧球在进场时,将自球击打在三门前,便于⑩球在没有过门角度的情况下,击打⑧球定位,顺利过门得分。
         4、为让己方球成功地击打双杆球标定方位;为成功地打出双杆球的己方队员缩距进攻距离、定位搭桥      如⑧球进场时,用定位球的击打方法,将自球定位在二门后,使②球轻而易举地打出双杆球。⑨球进场压边,⑩球进场,定位在③、⑤球前方50-80厘米的位置。为②球攻击四角的③、⑤球标定方位、缩距搭桥。这样,②球过二门后打出双杆球,再去攻打靠近四角的红球时就能提高②球的到位率,提高了进攻的成功率。
          5、为己方先手球、王牌球过门得分后攻打门后目标标定方位
             如⑦球在二门二号位,②球进场到二门前对着门后的⑦球定位。③球进场,④球击打待过二门的王牌球⑥球派送到②球处。这样,⑥球撞击②球定位后既能过二门得分,又能轻易地击打到门后的⑦球,还能将⑨球闪带双出界,完成战术任务。
          6、为己方先手球、王牌球能过门得分又能击打双杆球标定方位
如⑧球在三门后,⑩球就近进场,落点对准门后的⑧球,轮及②球起杆,击打⑩球定位,闪送⑩球后,击自球过三门得分,又撞击到了⑧球,打成双杆球。用双杆球去完成战术功效。
          7、接应己方主攻球擦边远袭标定方位,有助于主攻球擦边远袭的成功率。
如④球界外。①球到球道线接应待进一门的③球,②球过二门得分后到四线腰部落位。③球进一门,撞闪①球标定方位,自球定位制角。④球进场。⑤球进一门,击打①球定位,然后擦击③球,远袭白方场内球。(①、③球的位置相反,同样起到战术效果)。
           击打定位球的击球方法一般采用顿击手法,类似于台球运动的“爆杆”。击打时槌头前端翘起0.5厘米,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下方1厘米左右的位置(以槌头直径45毫米为例);施用爆发力击打自球,可达到自球定位的效果。球友们也可根据自己习惯的击打方法实施操作。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球友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1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技术训练的原则
                                          作者——赵玉书


        门球技术训练的规律,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并予以科学归纳,上升为理论再去指导实践,从而形成门球训练的指导原则。

        1.不间断的训练原则。队员从初学到具有较高水平,必须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只有不间断训练,才会使机体逐渐产生适应性,加深对门球技术动作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只有不间断训练,才能不断修正队员不准确的击球姿势,使动作更加规范化。
        2.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训练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未知到已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还要坚持从难、从严、从细和从比赛实际需要出发,这样训练才能收到好效果。


        3.合理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训练负荷是指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训练的密度是训练总时间与练习动作总时间的比例。训练强度是练习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在门球技 术训练中,没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训练,是时间、精力的浪费,是失败的训练。如果利用全场比赛的方法进行技术训练,半个小时队员只上场击球六次左右,这样密 度和强度不合理,队员思想上还会松懈下来;如果每天训练七小时以上,并多数为重复练习,大家感到很疲劳,这样会使大家失去训练的兴趣,证明密度和强度就大 了。因此,科学安排训练负荷是尽快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
        4.有针对性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教练员要深入了解队员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性格、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根据每个人的体格状况和接受能力,在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区别对待,训练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