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31 09:5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魅力之十一在于“度”,气度。门球人在场上的气度,晃一眼,高下立见。按理说,打门球的人,大多数都“历练”过,要么是,滚过一身泥巴,练过一颗红心;要么是,上过山,扛过枪,饱经风霜。“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好些事,会“想得开”,可偏偏不,一些人成天秋风黑脸,眼光霍霍四射,似乎随时要找人打架。见别人打失一棒球,立马生气,石头块块一般的话,劈头盖脸直向对方砸去。这些人大多入门早,也有一定的技术,也常常能打出一棒好球。在打了一棒好球后,会非常的得意,趾高气扬得,放个屁都要把火吹熄:“我又为你们创家立业了,你们可要守业成才啊!”仿佛长辈在教育儿女,听起来很不是滋味。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他自己打失一棒球了,当即骂场地不平,或者门框是斜的,久而久之,便没人愿与之打球了。凡事,须回头想,才会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堪称世界第一,但“回头想”,就是反思,不盲从,不及当今年轻人。文革时,我们一边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边又唱“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有人会思考这是否矛盾吗?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第一声啼哭都是一样的,这表明上天在预示人们,你们生而平等,也应该平等待人。要平等待人,这需要“气度”,别人犯错了,别人会反思,你去生气,这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么”?大年三十的午夜钟声刚过,人们便汹涌地朝“天下名山”的“报国寺”奔去,那“高香”烧得,火光映红一片天。火光中的善男信女们在虔诚地磕头,仰望那整天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你“容”了么?“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田自心来”是“思”,你“思”了么?生活应该重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一天天走向死亡,这就是生活的最终目的。难道你还没有大彻大悟么?享受生活过程的每一分钟,好些回过神来的门球人,顿悟得目光祥和,爱心四溢,“泡泡澡,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该吃吃,该喝喝,愁事别往心里搁。”清人李文甫说得好:“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一个人,功利之心太重,会老得快。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你计较得少。这是高人的总结,难道你还不明白么?一个人气度小,会脾气大。气大伤肝,何苦呢!打门球会使你更有气度,心胸开阔。不去计较“那一城一地的得失”,别因那“风”,那“雪”而过早地“岁月的风霜染双眉”,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一。那,门球的魅力之十二呢? 14# 门球狂人 2012-4-6 14:47:58 十二、 门球的魅力之十二还是在于“度”。这个“度”,可不是上篇【十一】所说的“气度”,更不是前边所说的撞击门球时的,纯技术性的“角度、力度和准确度“。这个“度”,是你要学会的,把握的“度”,这个“度”,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所指的那个博大精深的“度”,有点类似于中医的那个“中和”。尽管如今世人一说到“中医”,便会说,谁不知道,就是中华医学嘛,和“西医”以示区别。这可是“望文生义”。我国西汉就有“中医”一说,那时的西汉人连“西医”为何物都不知,怎为区别“西医”而说“中医”?要知道,“西医”传入中国可是明末呀!“中医”的“中”,应是“中和”之意,人体的阴阳要保持中和才会平衡,不会生病。这要求你“既不阳燥,又不阴虚”,这就是“度”,就是我所说的打门球要把握的“度”。这“度”把握不好,要出问题的。在一次省级门球比赛时,老天爷似乎也把握了一下“度”,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弄得组委会开始“无度”起来。停止比赛吧,这雨似乎不大,日程安排得紧,不停止比赛吧,这雨还是湿衣裳呢。几经考虑,继续比赛。于是门球场上,一群老年人开始装扮奇特起来。有的戴上草帽或旅游时发的遮阳帽,有的无帽可戴,弄个塑料袋套在头上,象个要吓走麻雀的稻草人,更有别出心裁者,把个旅行包绑在头上,如同一个跳大神的端公。比赛接近尾声时,终于有人缓过气来,边抹脸上的雨水边发议论道,这到底是为了啥哟!为了啥呢?爱好?追求?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人生画上最后一个句号?这次比赛,确有人画了句号,是个老太婆,她是裁判,身体抗不住,死了。凡事不可过度,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梁实秋说,有象棋爱好者,先是四目相对,相互嘲笑对方,“棋输木头在,不用脸发红”,然后进屋便棋子劈啪不断,摔得山响,可不久就没了声音。有好奇者推门而入,却见这二人于门后扭成一团,一人骑于另一人身上,在竭力挖身下人口里的车,被挖者只是鼓眼,斜看来人,不敢出声。一出声便会口松,口松则车被挖,被挖则会悔棋,悔棋则吃不了车,那“认真”的劲头,过了,过度了,这就不是娱乐了。门球场上,常见这样的情景,红方击中了自家的一个王牌球,正思考闪击到哪里时,旁观的人叫起来了,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吼得声音变样,脸上挨了一耳光,也来不及细想为什么,只是本能的捂着热辣辣的脸,还在吼叫着“靠8号,靠8号,8号要兴风作浪!”认真是好事,太认真了,是否会“水至清则无鱼”,少了许多乐趣?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如何去领会“中庸”之道?门球使你不得不去思考,思考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那个博大精深的“度”,使你时有所悟。我想,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二吧。那,门球的魅力之十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