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转发的门球随笔 之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5:2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有人说,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学会学习”,有个姓朱的理学家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才是长进。”本人初入门球场,为了“长进”,疑过去,疑过来,遭人笑话不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可谓明白了一点,过度依赖“经验”,会成为“经验主义”,一成为“主义”就麻烦了,比如“本本主义”。啥叫“经验主义”呢?有人解释说,一头驴驮了一袋盐,过河时摔了一跤,结果身上的重量减了许多,高兴良久。后来,驮了一大捆稻草又过河,一想到上次的“经验”,故意去摔了一跤,结果是自讨苦吃,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知青时,开山放炮要打二锤,经验是,要紧盯那钢钎头的击点,盯得准就打得准,后来工作了,打篮球,教练也说,投篮,球出手时,要紧盯篮筐,盯得准,你就投得准。有此“经验”,打门球时便自以为是,同理可推,两眼要紧盯它球的击点,盯准了会打得准。结果是有时打得准,有时又打不准,以为功夫不够,加紧练习,三个月了,还是东一棒西一棒的没个子午。别人不敢要你参加比赛,哪怕是娱乐性的比赛。终于,有人说了,你打时,眼睛到底在看哪里?这下才知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属于“盐草不分”,忙当即改正,迷途知返。同来的小张不服,他们打了十来年,我们才多久?这些人比我们打得准是正常的,你没见他们有时也是一两米的球都未打到么?我们小时用弹弓打鸟,你是盯鸟还是盯石子?于是我们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如今我们也打了一年又两个月了,小张终于倔服,也开始盯自球而不是它球的击点了。学习就是要学会学习,门球会教你及时更新知识,不要固执己见,及时修正错误,从中悟出知识更新的重要,这也算是门球的魅力之七吧,那魅力之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3:0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中冠赛的比赛场地,漂亮。
IMG_20170826_1259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3:0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好的灯光,晚上也可以打。
IMG_20170826_1259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08:2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打了一年多的门球,我握棒的姿势终于固定下来。开初,叫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单贴脚打,打了两个月,发觉打两三米的球,特准。但打近球,两米内的,一紧张,失误要比他人多。于是,又有人指点,要改为更具中国特色的双贴脚打,两肩耸着,如同打猴拳一般,全身紧成一团,没一点放松的感觉,不禁想,我来门球场的目的是什么?不就图个舒心么?为什么要为了“特色”而搞得自己不愉快呢?我们这一代人,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便深陷各种各样的理论之中,一会儿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会儿又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坚持斗私批修不过夜”,“坚决批判修正主义”,那时,头脑清醒的是农民,他们说,我们不管这理论那理论,你就是有日天的本事,你没粮食吃,你还理论啥?批修正主义,你得知道啥东西是“修正主义”呀,你说得清楚么?改革开放了,有白面馒头和肉吃了,穿的也可以五颜六色了,我们终于回过神来,管他娘的啥理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生活得好、过得舒服就行。“生活得是否舒服”是衡量一切主义和理论好坏的试金石。打门球也同样,首先要“舒服”。于是,改成“似贴非贴”的半贴脚打。打了一些时日,见场上多数都为跨脚正打,又运用起旅游时找饭馆,哪里人多就朝哪里走的经验来,开始了跨脚正打,谁知那个“等腰三角形”老是站不准,干脆把棒放在全身右侧甩棒打,有人说“甩棒幅度大”,应缩棒10厘米用手腕控棒击球打,于是又改,再后来将后腿拉伸,前弓步打,再再后来,将前脚拉伸,后腿弯曲,屁股后坐,名之曰“后弓步打”,现在又“错位双贴脚打”了,据说是最前沿的、最先进的、引领世界潮流的打法了。这才是:姿势新,效果依旧;球棒好,技术差。球友们见我,不再说“早上好”,而是微笑着说:“今天又要打什么姿势?”我不得不反思他们微笑后面的内容。朝好处推想,叫“搏采众家,取其所长”,朝坏处想呢,那叫“邯郸学步”,那叫“见异思迁”。怎么办?听谁的?不禁想起那个寓言,说,两爷孙本来是高高兴兴的牵头驴去卖。一路人说,现在的人啊,真傻,有驴不骑,偏要走路!老爷子一想,有道理,忙叫孙子骑上去。没多久,一老人见了,叹道:什么世道啊,活蹦乱跳的小子,却要去骑驴,把个年老力弱的弄来走路!老爷子一听,有道理,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不一会,一伙妇女迎面走来,发了议论,都活了那么大一把年纪了,还不明白要照顾弱小的,自己居然去骑驴,把个小孩子弄来走路,真是!老爷子忙点头称是,眼珠子一转,干脆把孙子也叫上驴背,让路人无话可说。谁知,还是有话可说,说话人是个牵牛去犁地的庄稼汉,“有这样对待牲口的么?叫你们来世也变牲口试试?”老爷子闻听大惊,忙叫孙子一道下来,站驴旁,发了愁?怎么办?孙子说,我们还有最后一个办法,把驴捆起来,抬起到集市去卖。于是,抬起来,朝集市走。这下,两爷孙遭到的嘲笑更多了。凡事,都有人评论,即使你是“摸着石头过河”,算是够谨慎的了,还是会有人说,放着现存的桥你不过,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呢?河浅些,还可以,河水一深,这石头就不好摸了,要淹死人呢!不听别人的议论不好,都听别人的议论并要付诸实施更不好。你得定下心来,根据自身实际,作出选择,不是说“普遍真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关键是你要善于发现自己。打得准,打得舒服是前提。一天到晚,老是这理论那观念的,会被理论、观念缠得你呼吸不畅,生活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呢?一切一切的理论和观念不就是为了“效果和舒服”这一根本么?打门球也一样,你觉得咋好你就咋打。你到门球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舒心”么?你有成就感,舒心了,你身体就会好。门球使你重温“常识”,穿衣要提领,凡事要“抓纲”,“纲举”才能“目张”,我想,这也算是门球的魅力之八吧,那魅力之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0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布龙.东博 发表于 2017-8-27 08:21
八、    打了一年多的门球,我握棒的姿势终于固定下来。开初,叫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单贴脚打,打了两个月,发 ...

        到门球场去的目的是什么?
        
20170826_1812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7 2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场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老吵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8 16:4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到门球场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3: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门球的魅力之九在于,在于那思维,那千奇百怪的思维。思维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却体现着“层次”。传说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使之茅塞顿开,思考出了重力定律,其他人行么?就是比苹果更重的东西砸着了你的脑袋,你也就会到喊疼,骂娘,怪自己运气不好的“层次”。门球比赛中,对方每打出一棒球,那局势都会引起不同的思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糖”,不同的人见到,有不同的思考。一般人只想到吃,这东西卡路里多,也有的会想到用来“调味”,而柳下惠说可以养老,盗跖却说可以沾门闩,那门不会弄出响声。思考不同,门球的打法也不同,于是就争吵,有时还斜眼看教练,成为“持不同政见者”。在四川的一场大赛上,我见过这么一场球。场内只有3号和10号球。3号在二门1号位压线,10号进了二门,在三门1号位。3号球旁7、9球在线外,一角有8号在线外。该7号上场了,7号进场离3号50公分左右,10号球员兼教练一看,忙叫8号球打到进三门轨道线的前方一米。8号忙提醒,你进过二门了,我堵三门后。10号说,距离太远,你到不了位,照我说的办。8号球击出去了,教练才说,不能只看场上的局势,要估计后几棒的趋势,你看9号会到二门后,给3号作成双杆。我要通过8 号球分出去,奔二门去破坏3号的双杆。后来,10号果然分球去破坏了对方的双杆,得胜回朝。这就是思维的层次。某小镇,A商店,家用电器总是卖得很火,原因是对门B商店门口,总有人在吵架,要退货,声称对门A商店同品牌的,卖得便宜,要少50元,架吵得越凶,围观的人越多,于是A商店的货卖得越火。事实是,A、B两家商店都是一个老板开的。B商店的吵架就是在打广告,这思维比常规的“价廉物美”的广告要高好几个层次。思维的层次决定你事业的成败,那个10号球教练,好个“要估计后几棒的趋势”,这不就是思维的前瞻性么?门球教会你思维不仅要有“层次”,还要有“前瞻性”,我想,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九吧,那魅力之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9 16: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为老师的文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9:5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魅力之十一在于“度”,气度。门球人在场上的气度,晃一眼,高下立见。按理说,打门球的人,大多数都“历练”过,要么是,滚过一身泥巴,练过一颗红心;要么是,上过山,扛过枪,饱经风霜。“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好些事,会“想得开”,可偏偏不,一些人成天秋风黑脸,眼光霍霍四射,似乎随时要找人打架。见别人打失一棒球,立马生气,石头块块一般的话,劈头盖脸直向对方砸去。这些人大多入门早,也有一定的技术,也常常能打出一棒好球。在打了一棒好球后,会非常的得意,趾高气扬得,放个屁都要把火吹熄:“我又为你们创家立业了,你们可要守业成才啊!”仿佛长辈在教育儿女,听起来很不是滋味。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他自己打失一棒球了,当即骂场地不平,或者门框是斜的,久而久之,便没人愿与之打球了。凡事,须回头想,才会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堪称世界第一,但“回头想”,就是反思,不盲从,不及当今年轻人。文革时,我们一边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边又唱“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有人会思考这是否矛盾吗?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第一声啼哭都是一样的,这表明上天在预示人们,你们生而平等,也应该平等待人。要平等待人,这需要“气度”,别人犯错了,别人会反思,你去生气,这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么”?大年三十的午夜钟声刚过,人们便汹涌地朝“天下名山”的“报国寺”奔去,那“高香”烧得,火光映红一片天。火光中的善男信女们在虔诚地磕头,仰望那整天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你“容”了么?“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田自心来”是“思”,你“思”了么?生活应该重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一天天走向死亡,这就是生活的最终目的。难道你还没有大彻大悟么?享受生活过程的每一分钟,好些回过神来的门球人,顿悟得目光祥和,爱心四溢,“泡泡澡,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该吃吃,该喝喝,愁事别往心里搁。”清人李文甫说得好:“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一个人,功利之心太重,会老得快。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你计较得少。这是高人的总结,难道你还不明白么?一个人气度小,会脾气大。气大伤肝,何苦呢!打门球会使你更有气度,心胸开阔。不去计较“那一城一地的得失”,别因那“风”,那“雪”而过早地“岁月的风霜染双眉”,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一。那,门球的魅力之十二呢?   14# 门球狂人 2012-4-6 14:47:58                                                    十二、       门球的魅力之十二还是在于“度”。这个“度”,可不是上篇【十一】所说的“气度”,更不是前边所说的撞击门球时的,纯技术性的“角度、力度和准确度“。这个“度”,是你要学会的,把握的“度”,这个“度”,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所指的那个博大精深的“度”,有点类似于中医的那个“中和”。尽管如今世人一说到“中医”,便会说,谁不知道,就是中华医学嘛,和“西医”以示区别。这可是“望文生义”。我国西汉就有“中医”一说,那时的西汉人连“西医”为何物都不知,怎为区别“西医”而说“中医”?要知道,“西医”传入中国可是明末呀!“中医”的“中”,应是“中和”之意,人体的阴阳要保持中和才会平衡,不会生病。这要求你“既不阳燥,又不阴虚”,这就是“度”,就是我所说的打门球要把握的“度”。这“度”把握不好,要出问题的。在一次省级门球比赛时,老天爷似乎也把握了一下“度”,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弄得组委会开始“无度”起来。停止比赛吧,这雨似乎不大,日程安排得紧,不停止比赛吧,这雨还是湿衣裳呢。几经考虑,继续比赛。于是门球场上,一群老年人开始装扮奇特起来。有的戴上草帽或旅游时发的遮阳帽,有的无帽可戴,弄个塑料袋套在头上,象个要吓走麻雀的稻草人,更有别出心裁者,把个旅行包绑在头上,如同一个跳大神的端公。比赛接近尾声时,终于有人缓过气来,边抹脸上的雨水边发议论道,这到底是为了啥哟!为了啥呢?爱好?追求?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人生画上最后一个句号?这次比赛,确有人画了句号,是个老太婆,她是裁判,身体抗不住,死了。凡事不可过度,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梁实秋说,有象棋爱好者,先是四目相对,相互嘲笑对方,“棋输木头在,不用脸发红”,然后进屋便棋子劈啪不断,摔得山响,可不久就没了声音。有好奇者推门而入,却见这二人于门后扭成一团,一人骑于另一人身上,在竭力挖身下人口里的车,被挖者只是鼓眼,斜看来人,不敢出声。一出声便会口松,口松则车被挖,被挖则会悔棋,悔棋则吃不了车,那“认真”的劲头,过了,过度了,这就不是娱乐了。门球场上,常见这样的情景,红方击中了自家的一个王牌球,正思考闪击到哪里时,旁观的人叫起来了,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吼得声音变样,脸上挨了一耳光,也来不及细想为什么,只是本能的捂着热辣辣的脸,还在吼叫着“靠8号,靠8号,8号要兴风作浪!”认真是好事,太认真了,是否会“水至清则无鱼”,少了许多乐趣?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如何去领会“中庸”之道?门球使你不得不去思考,思考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那个博大精深的“度”,使你时有所悟。我想,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二吧。那,门球的魅力之十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0: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到门球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舒心”么?你有成就感,舒心了,你身体就会好。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柱成 发表于 2017-8-31 10:33
你到门球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舒心”么?你有成就感,舒心了,你身体就会好。说得好!

              门球的魅力之十一在于“度”,气度。        门球人在场上的气度,晃一眼,高下立见。
        按理说,打门球的人,大多数都“历练”过,要么是,滚过一身泥巴,练过一颗红心;要么是,上过山,扛过枪,饱经风霜。“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好些事,会“想得开”,可偏偏不,一些人成天秋风黑脸,眼光霍霍四射,似乎随时要找人打架。见别人打失一棒球,立马生气,石头块块一般的话,劈头盖脸直向对方砸去。这些人大多入门早,也有一定的技术,也常常能打出一棒好球。在打了一棒好球后,会非常的得意,趾高气扬得,放个屁都要把火吹熄:“我又为你们创家立业了,你们可要守业成才啊!”仿佛长辈在教育儿女,听起来很不是滋味。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他自己打失一棒球了,当即骂场地不平,或者门框是斜的,久而久之,便没人愿与之打球了。
      凡事,须回头想,才会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堪称世界第一,但“回头想”,就是反思,不盲从,不及当今年轻人。文革时,我们一边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边又唱“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有人会思考这是否矛盾吗?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第一声啼哭都是一样的,这表明上天在预示人们,你们生而平等,也应该平等待人。要平等待人,这需要“气度”,别人犯错了,别人会反思,你去生气,这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么”?
      大年三十的午夜钟声刚过,人们便汹涌地朝“天下名山”的“报国寺”奔去,那“高香”烧得,火光映红一片天。火光中的善男信女们在虔诚地磕头,仰望那整天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你“容”了么?“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田自心来”是“思”,你“思”了么?生活应该重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一天天走向死亡,这就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难道你还没有大彻大悟么?享受生活过程的每一分钟,好些回过神来的门球人,顿悟得目光祥和,爱心四溢,“泡泡澡,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该吃吃,该喝喝,愁事别往心里搁。”清人李文甫说得好:“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一个人,功利之心太重,会老得快。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你计较得少。这是高人的总结,难道你还不明白么?一个人气度小,会脾气大。气大伤肝,何苦呢!打门球会使你更有气度,心胸开阔。不去计较“那一城一地的得失”,别因那“风”,那“雪”而过早地“岁月的风霜染双眉”,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一。那,门球的魅力之十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2:5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老师和蔡老师是我们四川门球人的大家,文笔了得。为两个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8:1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门球人的气度,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2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你计较得少。很有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9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