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风山上 于 2017-8-3 21:33 编辑
门球的魅力之十六,在于养心,培养你的"定力"。你击球时,要稳得住,你才击得准。心态稳了,胜利就多了。对于“定力”的培养,难啊!在当今社会,诱惑力太大了,许多人都“稳不起”,连为文的人,也很难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说而已。写电影的,为了取悦观众,可以“手撕鬼子”,写文章的,害怕读者理性的思考,要来推理你写的情节的合理性,便来个“穿越”,让主角一会儿是人,一会儿又是“鬼”,人们都想“走捷径”啊!门球人也不例外,谁不想一觉醒来,就天星相照、神功附体,棒棒有准头。门球场上常见这样一些人,那球练来刚有了一点点带有机遇性的“准头”,便四处挑战,打随心所欲的坝坝球,不可一世,“拳打天下英雄,脚踏四海名家”,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可,到了正式的带上号码布的比赛呢,又全是“压线”的命。有跑滩卖艺的,在街上圈起场子,常一抱拳说,膏药同是一贴,看各人的熬练。门球的击球技术也一样,同是那四点一线,各人的熬练功夫不同啊。功夫不同,底气也就不同。林冲落难时碰上了个嚣张的洪教头,只听那洪教头张牙舞爪地连喊了三个“来、来、来!”可有底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扫他一眼,一棒就将其戳翻。 底气,是一个人的命根子,用时髦语来说,就看你“内心是否强大”。那些无钱的,在家里悄悄吃野菜,有钱的,却在大饭店里大张旗鼓地吃野菜。同是吃野菜,底气不同也就吃法不同。底气何来?熬练出来的啊。林冲戳洪教头的那一棒,就是他多年熬练的结果。要“熬练”,你就得定下心来“修道”。有首禅诗说,青风山上一间房,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底不如老僧闲。我们打门球,就要有那老僧一样的定力,笑看云随风雨私奔,不为一时的急功近利所动,真正地老老实实学点功夫。一个不洗脸的人,硬抹香水是不会香的,是异味。荣誉,永远属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有底气的人。 你有了底气,你的表现也就不一样了。穷时,你应平心静气地在家里吃野菜,待你挣得了第一桶金,又能审时度势地将那雪球滚大,那,你也能堂而皇之地在大饭店里吃野菜了。门球,让你品尝那先苦后甜的美滋味,在现实社会中,笑看那些总想一夜暴富而老上当的浮躁的人们,不为所动,该干啥干啥,以门球,磨炼自己的“定力”,我想,这就是门球的魅力之十六吧,那,之十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