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古都行之七(2017.3.30) 花甲子 昨天一天的历史再现,我感觉很累,腿肚子生疼,脚底板子涨的难受。我夫人就更困难了,本来就是腰间盘突出,加上这一顿折腾,早就是一步都不想走了。昨天晚上开始下的小雨,直到早饭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西安是我第一次来,估计再来一次的可能性不一定有的,所以就想趁此机会看一看、聊一聊这里的风土人情。 西安北站位于京昆高速公路的北侧,是利用郊区开发建设起来的,所以才有上文说过的缺少食宿网点,据说正在建设中。其实,在距离北站800米的一片高楼就是后新开发的新型住宅。 这里的农民失地后获得的都是几个楼号的住宅,他们主要用来做生意,开饭店的、做旅店的、出租的、其他生意的,所以这里的老百姓很富有,用他们的话说“每家都有车”,当然根据需要车型自然不同。 我这次就住在这样一个年轻人开办的宜家公寓里,说是公寓,就是一个三室一厅的居室,改造成了四个房间,居住条件和在家里没有什么区别,上下水、坐便、天然气的热水供应、电视、网络应有尽有,价格因房间而异90--130不等,不过还可以讲讲价的哦! 这个小老板叫李群辉,虽然是地道的陕西人,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和他在吉林当兵的历史分不开的。他为人热情好客,一再说,有事随时联系他,保证一呼即到,昨天去北站就是他送我们的。为了便于联系他给我留下电话(15909203926)、建立了微信联系。 虽然一个小李未必能代表全部西安人,但是犹如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样,在小李的身上,在昨天乘坐的免费旅游直通车上,我看到了西安人不愧是古都的后人,豪爽、仗义、热情、好客,这就是我眼中的西安人,这就是留在我心中的西北风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