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可没 ---采访中国门协特邀副主席、黑龙江省门协主席马金凤之一 花甲子 今年五月上旬笔者有幸采访了中国门协特邀副主席、黑龙江省门协主席马金凤,就球友们关心的问题她做出了精彩的回答。现整理发表。 记者:马主席,据我所知您是中国门球发展三十年的重要见证人。今天我以中国门球网和门球周刊的名义来采访您,首先请您谈谈门球发展三十年,长寿公司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马主席:门球发展三十年,长寿公司是参与首创的单位之一,我也很荣幸地在中国门球运动二十周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门球开拓者之一,这是中国门球运动和中国门球人对我和长寿公司多年来付出的肯定。我也很感谢。 现在又过了十年,三十年来我们的企业从无到有,中国的门球运动也从无到有,我经历了它的全过程。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的人生,能把我最有实力的青春的力量全部贡献给了门球。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这种贡献是很值得、很有意义。虽然它不能给你一个丰厚的回报,但是我得到了全国这么多人的认可和承认,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却找不到人生的支点,我找到了这个支点,它就是老百姓最热衷、最热爱、最有魅力的这项门球运动。 我开始起步的时候,我对门球的认识和接触就有一种不一样的灵感。我认识门球时,正值1984年中日文化交流,黑龙江对口是日本新泻。那时我们接手二轻系统的一个破产企业,正在寻找发展方向。此时黑龙江的海林市有个人跑遍了哈尔滨所有的塑料公司的企业,要生产这样一个球,他找不到任何一个厂家给他加工,而我们的企业刚刚成立,也在寻找产品的定位和定向。他只是讲要生产这么一种球,但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说是一个工具,要求有一定的弹性,我以为是玩具、或是水漂,而且一订就是两千。不管是什么,做出来没有太大难度。就这样按照他的基本要求加上我们的想象,用聚丙烯材料制作,两块五毛钱一个。现在想起来很滑稽,也很幼稚,那还处于朦胧阶段。 没过多久,我们的职工发现在八区体育场我们的这种产品在用,我们过去一个,原来是用一个木头锤打击那个球。这时我明白了,这不是玩具,也不是水漂,而是一种运动。和他们了解,这才知道,这叫门球。但那个时候,球一击就两半,因为没有质量要求,重就是200多克。我们这就开始设计、试制实心球。解决字号问题是用碳刻机烫出来的,这就是历史的记忆。球杆那时是木头的,就是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后来采用压缩木,因为日本的规则规定就是用压缩木。这种压缩木不是我们的胶合板,而是缩水之后再压成板。 真正门球的起步是从1985年在石家庄举办的中日樱花杯门球赛,我们也带着原始状态下的产品参加了。比赛后,请日本客人留下来普及和推广门球运动,要办这个学习班需要七千元人民币,吃住食宿需要找一个企业来支持,我当时决定我们来做。当时很困难,集资了5000元。我也参加并主持了有31个人参加的这个学习班,从开幕式、闭幕式、颁发证书、听课、推介我们的产品等,学习班非常成功。这是我长寿公司起步的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且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时刻。没有这次活动就没有长寿公司的今天,当时我向他们承诺,三个月之内每人赠送一套我们新研制的产品,希望你们把意见反馈给我,并从此一发不可收的向前发展。 1986年樱花杯之后,侯任的中国门协秘书长黄国会给我看了一套日本结构的球,我答应他,我拍张照片,完了就给他。我在北京找到图片社,拍了很标准的图片回到了哈尔滨。三个月之后,中国第一套非常标准的铸字球诞生了。这年的十月份,在石家庄日本来了九个队,石家庄体委征求我的意见要办一个长寿杯门球赛,我投资了一万块钱。赛会搞得非常成功,我很荣幸的在赛会上认识了世界门联的主席小野桥先生,现在的门联主席小野清子就是小野桥的妻子,她曾经是体操运动员。 在这次赛会上,我们长寿公司的小字号的门球得到了中国和世界门球界的认可,成为了第一代“打不烂”的小字号门球。随着运动的发展,人们希望字号能大一点,87年我搞了建城杯门球赛,我们的大字号门球问世,但是他有个不足,字号大了球的壁就薄了。大约半年时间,我们发现这个致命的不足之后,就开始了第三代门球的研制。字号适中字缩小了,壁厚增加了。这个门球一直延续到今天。接着又发展成两字号球、防滑球,运动的发展又发现有盲区,利用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又走在了日本的前面,率先生产出三字号球。现在,国际国内许多大型赛事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可以说,由于我们在86年确立了“源于经营,用于发展,回报社会”的思想,通过我们不断地付出,长寿公司取得了成功。我之所以看到了门球,看到了门球的闪光点,就在于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十一届三中会之后大批的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中国需要安定团结,需要稳定,这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的稳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我看到了,这个门球和政治有关,和稳定团结有关,所以我不遗余力地下定决心地全方位的把门球开发成系列产品。这个企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围着这个走下去,把门球变成中国的第一品牌。于是我决定把它命名为长寿球。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国家工商总局不给批准这个商标,(为什么?)因为四川有个长寿县,那个时候,87年出台文件说“商标不允许使用县级以上地名来命名”,我和他们进行了三年的交涉。我们是85年开始就叫长寿,你是87年制定的文件,我们86年组织的国际门球邀请赛使用了长寿的品牌,在国际国内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也感动了国家工商总局的门球人,破例地给我批了长寿商标。现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我们一家哈尔滨门球有限责任公司使用了“长寿”的商标。这是很大的一项资产,一种无形资产。我找到了我自己的支点,这就是门球。 我之所以被称为门球事业的开拓者,还因为在企业基本成型之后,我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推广。(记者插话:可以这么讲,我们的门球发展,没有长寿公司,没有你马主席的奉献,黑龙江省绝没有现在的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