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
促进门球文化的新发展
------中国门球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划
(草案)
发展中的中国门球,在中国体育向世界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由一个门球大国发展成为门球强国的历史使命。在总结我国20多年来门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提升门球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把中国门球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乃是我国几百万门球人特别是中国门球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责无旁贷的重任。
一、完善我国门球教练员等级制度,定期进行门球教练员培训
多年来我国门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比较滞后,门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面临的“教练员荒”的现状必须改变。众所周知,教练员的水平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发展和提高的基本动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迅速提高门球教练员的全面素质和执教能力,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中国门球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拟采取如下措施来完善门球教练员的等级体系。
(一)修订教练员等级标准
拟定调查问卷,通过基层门协组织,在执教多年的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门球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除执教经验、带队成绩和理论水平外,还要体现门球教练员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内容,完善门球教练员的等级制度。此项工作2010年6月底完成。
(二)新修订的《门球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
要在中国门球协会领导下,由科学技术委员组织有经验,有影响力的门球专业人员进行审定,报中国门协审批后执行。2010年6月底完成。
(三)新标准的发布
2010年7月由中国门球协会审批的新的《门球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印发全国各省市门协和相关协会组织及中国门球协会网站。
(四)培训及教练员等级晋升
2010年10—12月进行教练员培训1—2期,并审批国家级、高级教练员20至30名。
(五)《门球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
设置国家级、高级、中级、2—3级,对于从事教练员工作15年以上的老同志,由基层门协推荐,可聘请为荣誉教练,以示鼓励。此《标准》编印成册,2010年6月底完成。
二、编写门球统编教材,统一门球技术术语
门球自1983年由日本进入我国26年以来,我国尚未有适合教学、普及与提高的统编教材与统一的技术术语,以致形成自成一派、口口相传的授课方式,甚至因意见不一造成矛盾。要实现我国门球运动的新发展,我们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统编门球教材,为提高我国门球技战术理论水平和普及服务,提升门球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体育高等学府,是中国门球运动最先引进的学校,曾先后两次开设过门球选修课教学,并编写过门球通用教材,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与条件,可以承担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我们将根据如下步骤逐步开展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实施工作。
(一)由北京体育大学牵头,以及由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的编写小组,共同完成此项《门球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小组在2010年1月底组成,首要工作是制订门球教材教学大纲,并分工进行编写工作。计划在2010年6月底完成初稿,由中国门球协会审批后交付出版印刷,同时制作配套音像辅助教材。
(二)选择有条件开展选修课的学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体教系等,中国门球协会协同教育部主管部门,做好选修课的协调试行工作,力争2010年9月份开始在上述学校正式开课,并使用新版通用门球教材。
(三)由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研究、规范、整理门球技术术语,并编印成册,2010年年底完成。
三、发展校园门球活动,大力培养门球后备人才
由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全国高等学校与在校青少年的门球交流比赛,以竞赛促发展,吸引更多在校学生参加门球活动。增强与门球活动开展较好学校的经验交流,共同制订发展门球后备人才的战略;与教育部有关部门磋商,大力促进高校门球协会的成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国教育系统门球运动的工作,为提升门球运动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层次做出实际贡献。
(一)2010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第二届中日大学生门球交流邀请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参赛范围,邀请国内在校学生门球队参加比赛。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负责此项赛事的组织工作。
(二)由中国门球协会主办、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农业大学联合协办的“全国高校门球赛”将于2010年8月在清华大学举行。赛事筹备期间,将教育部主管部门、各高校代表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磋商,成立高校门球协会。
(三)在总结近几年全国少儿门球比赛和对国内少儿门球运动发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少儿门球比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少儿门球发展战略;巩固现有少儿门球的发展成果,推动少儿门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四、加强门球场地器材、用具标准化以及服装的研究,制订门球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现有产品的技术分析基础上,科学技术委员会将与门球产业代表共同制订门球产品的行业标准;探讨门球产业的科技化、标准化方向,为规范门球相关产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工作主要方向是:
(一)门球器材的行业标准(球杆、球、号码牌的尺寸、材质、工艺等),并预留可开发范围。
(二)门球场地的建设及验收标准及维护方法(人工草、天然草)。
(三)门球相关产品的参考标准(记分牌、计时表及比赛编排记分软件等)。
(四)门球服装、鞋帽及配件的行业参考标准。
五、筹建科研培训基地,健全科研工作班子
中国门球运动开展20多年来,作为领导机构中国门球协会没有一个自己能够直接支配、使用的基地。所以,我们认为,应本着“着眼于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思路,为门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的同时,建立一个科研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北京体育大学有着宽松的场地条件,只要加以修整和改建,就可以建成六块标准场地,作为科研、培训、教学、竞赛与国际交流使用。
(一)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是十分关键的。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班子,其成员应为国内有丰富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又能团结同志、有奉献精神的专家组成。考虑便于开展工作应以北京专家为主要人选,此班子应体现老中青的结合。拟提人员最终由中国门球协会确定。
(二)科研培训基地,建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大尚能为基地提供良好地办公条件和网络通讯服务,而且食宿条件良好,教学场馆齐备,是创建培训体系的好地方。由中国门球协会出面与北体大校方商定,力争2009年底签订合作意向书,争取2010年上半年落实基地场地建设工作。相关费用由中国门球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北体大校方多渠道融资解决。
六、组建5—6支球队,准备参加2010年世界锦标赛,配备强有力的教练员班子,组织好后勤保证工作,加强管理和进行严格训练,力争赛出好成绩为国争光。2010年3月底组建完成。
七、门球是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应争取职能部门调拨,同时科学技术委员会通过自身的工作,多方筹集资金,以滋养门球运动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大型企业部门为我国门球运动飞跃,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做出新的贡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遵照“立足于早”的要求,科学技术委员会四年的工作规划中,2010年是关键的一年,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辞辛劳,就一定能实现这个规划。在以后几年中,我们还将逐步完善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内容,并不断更新和制订新的发展计划。相信在中国门球协会的领导下,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和全国门球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门球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中国门球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年1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