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红丁:5个要点有效预防糖尿病 撰文/桑倪
指导专家/著名内分泌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向红丁 “在过去的15年间,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防治应该前移,应该着眼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向红丁教授在首届华夏糖尿病诊疗与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上指出。 
几乎所有危害都来自并发症 向红丁介绍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建立长效慢性病诊疗与宣传教育机制,促进慢性病的防控工作,达成全民共同应对慢性病的健康理念,衷心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促进慢性病宣传教育与医疗服务标准化的贯彻、执行。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几乎所有的危害都来自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作斗争,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基因与环境严重不符导致发病 向红丁教授强调,在过去的15年间,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因此,面对1.14亿糖尿病患者和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防治应该前移,应该着眼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有二:遗传和环境。其中遗传是内因,是基础;环境是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向红丁教授指出,从遗传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从穷到富的过程中,都要面临一个糖尿病人数剧增的挑战。为了适应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条件,长期贫困国家的人民体内,逐渐产生了一种名曰“节约基因”的物质,使人善于积攒能量,以渡荒年,使人能够忍饥挨饿,得以生存。但是我们如今经济快速起飞,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无需再忍饥挨饿,基因与环境严重不相符合,这种基因就好事变成了坏事,让人迅速变胖,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五个要点”减少糖尿病发病 向红丁教授指出,目前,改变内因,从遗传水平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还不多,而生活好,寿命长,正是我们改革开放所追求的目标,预防糖尿病主要是改变引起糖尿病的环境因素,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想要预防糖尿病,我们应该做到“多懂,少吃,勤动,放松,用药”这“五个要点”。只要我们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可以减少50%。 多懂,即加强有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多阅读糖尿病相关书籍,听听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讲座,增加自己对糖尿病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 少吃,即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包括最后几口不吃,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多吃粗粮青菜,细嚼慢咽,少喝酒,不吸烟。 勤动,即加强体育锻练,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超重或肥胖。 放松,即保持平常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用药,即必要时要服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血黏不正常,可用降压药、调脂药、降黏药、降糖药等,纠正代谢紊乱,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专家简介: 向红丁 
向红丁 著名内分泌专家,健康教育科普专家。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转自乐天夕阳红:发布时间:2016-09-02 来源: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