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26 09: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年快乐缘于门球
四年前,在老朋友的鼓励下,我参加了门球队,从此,门球成了我退休后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四年多来,我尝到了门球运动的无穷甜头,体验到了门球带给我的无比快乐!
快乐练球 增强体质
退休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感冒。说起来也怪,自从参加门球队到现在,基本上远离了感冒的困扰。
四年多来,我除了阴雨天外,沒有特殊情况几乎每天要去球场打上一两个小时的门球。清晨,吃过早饭,我就会骑着自行车迎着灿烂的朝霞,心情舒畅地来到门球场。挥杆击球,舒展身心,精神焕发,好不快哉!我就这样享受着新时代退休人的快乐生活。打门球,身体好,阳光沐浴风吹澡,在户外,空气好,闲庭信步胜长跑。门球运动使我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也给家人免去了不少麻烦,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乐趣。
一些离退休职工,自爱上门球后,坚持每天打球,精神特别好。特别有些心脑血管疾病、精神抑欲症、腰酸腿痛、失眠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在门球场上经常打球,病痛有了很大的缓解,甚至有癌症病人手术后坚持打门球身体得到了逐步康复(我们这里的陈风存老爹就是典型例子)。有的过去走路直不起腰来,现在一打门球,走路笔挺。门球人打门球的健身效果,证实了门球运动的乐趣与妙处。
门网学习 锻炼大脑
三年前在夏云保教练的帮助下学会了上网,从此以后我除了打门球,就是上中国门球网.起初只是浏览,不会发帖,后来学会了发帖,我就成了网迷,几乎每天都在网上发贴子和日记,有时一天能发几篇,几乎每天都要浏览中国门球网。我非常在意球友动态,非常欣赏网友们的美文佳作。三年来到现在我己发主题帖1185,发日记948篇,积分近62500,半年前就己成了门球大将. 大家知道,人所有的活动都是由大脑的神经中枢来指挥调节的,脑细胞的活力随着年老而逐渐衰退。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都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通过发帖勤动脑,可以改善大脑功能。上门网就是老年人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之一。
三年多来,我通过阅读门网专家高手的有关门球技术和战术的帖子,以及和网友球友们交流,对门球布阵和战略战术也有所了解。学习门球战略战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打好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激发了我用脑思考的热情,改变了我退休后懒得动脑、动笔的隋性。今年初,有两篇帖子在2016年第二期《门球世界》上发表。一篇是《浅议闪带技术的战术意义》。另一篇是《学习新规 用心打球》。上网三年来,我得到了中国门球网和江苏东台门球网领导和网友们的热情关怀和精心指导,让我终身难忘!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去年3月20日,应门网管理员花甲子老师的厚爱,让我参与主持了中国门球网十年庆典活动。那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主持节目的准备中,编写了诗歌和文章十多篇,在晚会上先后发表,以此表达我对中国门球网成立十周年的感恩之情。晚会长达4个小时,我一直参入其中,晚会的热烈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一会自己发帖子,一会给网友回帖,直到花甲子老师宣布晚会结束,我才停下手中的键盘。
打门球,上门网, 手、脑并用,大脑兴奋,刺激脑细胞全面活动,从而改善大脑功能, 确是锻炼大脑的良方!
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门球是一项群体运动,在门球场上,我体会到集体主义无所不在,团队精神尤为重要。队员的一杆一球都影响着全队的局势,打一杆好球会赢得队员的齐声喝彩,从而,击球队员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一杆失误可能会造成全局的被动,这时候会听到队员们“没关系,重新来”等亲切的安慰,从而使失误的队员在团结友善中很快调整好心态,摆脱不安的心理,以平常心打好下一杆。在球场上,任何想出风头、个人逞强、想露一手而不顾集体大局的表现往往都会碰钉子。人在这样的环境与气氛中运动,心灵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
门球运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锻炼与提高。我开始打球时,尤其是打比赛时,往往心情紧张,平时打得还不错,一上场就乱了章法,有时一杆失误,思想上有了压力,造成下面接连失误,这是一种心理素质脆弱的表现,经过三四年的磨练和老队员的言传身教,我找到了心理调整的方法,在球场上要控制情绪,进行自我暗示,强调打门球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在打门球活动中寻找对自己健康有利的东西才是正确的出发点。挥杆上阵对垒,胜负一笑两欢。一场门球比赛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胜负双方都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到了打门球的快乐。确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之特效!
门球运动又是一个广交朋友的良好场所。由于门球运动是一项劳逸有度,运动量不大的活动,而且一杆球和下一杆球之间有一段空隙,这给队员之间的谈话交流提供了良机。大家一起交流传递各种信息,谈古论今,有争论也有共鸣,平等相待,其乐融融。我在这种融洽的交往中,不仅给自己退休后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环境、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