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变幻,可以入联的景物很多。在对联创作中,还有直接以春、夏、秋、冬入联的。如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也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转自360个人图书馆老刘tdrhg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