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夏益民

浅议下棋与打门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停板 发表于 2016-6-22 14:13
人是活的,棋子是死的,门球把活人当棋子使用,打门球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只会使打门球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 ...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6-6-22 13:22
国际规则就不限制多头指挥。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永乐 发表于 2016-6-22 13:23
为浅议下棋与打门球和对门球运动如何评价两篇文章点赞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棋乒羽 发表于 2016-6-22 13:31
门球和棋类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中国象棋,棋手考虑用怎样的战术都能实现,而门球战术 ...

谢谢棋乒羽老师有说服力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学 发表于 2016-6-22 14:20
门球与象棋不可比。门球的变化决定击球员和球的运动而象棋比门球固定多了,再想想!用此说法来改变“多头指 ...

谢谢光学老师有说服力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6-6-22 13:51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导!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头富农 发表于 2016-6-23 07:17
完全赞同老师的观点。集体运动项目绝对不能放弃集体的智慧和意志。在你自己球队拥有的规定比赛时间里,你愿 ...

      很赞赏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棋和球,特别是和门球,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为什么?大家知道,可以说棋子是死的.它受棋盘走法的固定.例象棋,马不能走田,卒丶兵不能后退等等.而门球是活的.在长20米丶宽15米场地内,10只球无论那个球在全场地不论那一点都可以.
         所以,根本不能一起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07: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友的热情鼓励和准确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07: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人物 发表于 2016-6-23 19:03
棋和球,特别是和门球,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为什么?大家知道,可以说棋子是死的.它受棋盘走法的 ...

谢谢老师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多头指挥”
            

          门球运动是一项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更多强调的应是广泛参与,寻求快乐,促进健康。很难想象:一项动手动脚,愉悦身心,具有广泛社交性的集体活动,确要束手束脚,不能开口,没有话语权,硬是把一个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门球爱好者变成呆头呆脑的“机器人”,当成不会说话的“哑巴”!这样做未免有些太过分,太不通情达理,太缺乏人性化的味道了!
           按照新《规则》的规定,参赛的每一支球队,实际上是由“一个喇叭,五个哑巴”(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组成。无论遇到任何特殊、紧急情况,击球员都无权介入,否则以“妨碍比赛”判罚。比如:1号队员在二角撞击到⑤号球,教练员指令把⑤号球送往四角接应③号球。在四角附近待命的3号队员本应用手指一下,向1号队员示意送球的具体位置,并说一声:“这!”。就是3号队员这一个指头一伸,或者说了一声“这”,按照《规则》精神,就有可能被判“多头指挥”——妨碍比赛!若是本队属于“妨碍比赛”的第2次判罚,完全有可能导致形势逆转,前功尽弃,彻底败北的结局。
           应当看到,“多头指挥”所带来的干扰、影响和挑战,其目标指向是自己的球队,与对手毫无关系。真正训练有素的球队,有的只是战术趋同,目标专一,密切协同,默契互补,从来听不到七嘴八舌的支招和各执己见的争吵。经常出现“多头指挥”的球队,只能说明他们的基础训练不到家,战术意识不趣同;要么就是指挥员水平不高,队员当中确有强、犟之人。
           门球比赛是一个集体对另一个集体的对抗,归根结底是比技术、比战术、比心态、比对场地的熟悉和球队的风格、风气、风度等整体素质。所有这一切关乎胜负的因素,恰恰都深深蕴含于这个集体之中。国际规则历来不约束场上队员的适度参与和互补交流,我国以前的《规则》也没有提出“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苛刻要求。近年来,在门球赛场上之所以出现所谓“多头指挥”,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反映了门球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战术意识的增强。也说明我们的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急待提高。还是那句话:干扰也好,影响也好,挑战也罢,都是指向自己,乱在球队内部。只要不是有意干扰阻挠对方,就不应当严格限制、加重处罚。
           我国门球运动的历史证明:所谓的“多头指挥”,并非都是不同见解的碰撞纷争,绝大多数属于战术意识趣同情况下的重复强调、补充完善、少许修正和相互交流。在较高规格、较高水准的正式大赛中,极少有因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而影响比赛,招致失败的。
           “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提法值得商榷。要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多头指挥”,让“一个喇叭”做主音箱,“五个哑巴”变成不同音域特色的辅音箱,相携互补,各展所长,齐心协力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从而还康乐门球一个——众人参与,欢声笑语,风趣幽默,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还竞技门球一个——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呐喊助威,激情亢奋的战场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7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