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5941|回复: 18

推荐一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5 1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师风范永流芳
(门球随笔之三十三)
朱家托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朗。
     吃过早饭,我按惯例从县邮政局报刊分发处领回一大叠北京出版的总143期《门球周刊》报,好及时送到球友的手中。这一期《门球周刊》报第5版“专栏”上,发表了我撰写的《县门协门球情结的引领作用》一文。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572个字,但是对我来说,是倾注了感情与心力的大稿。因为太湖县政协一届届主席和副主席情系门球,分别担任过第一届到第六届县门球协会名誉主席或主席。特别是第二届县政协副主席曾显担任过第一届到第四届县门协主席和第五届第六届名誉主席,是太湖门球运动的开拓者,劳苦功高,受到门球人的钦佩与尊敬。我当然要及时把飘荡着油墨芬芳的报纸送到曾显主席手上。
     当来到曾主席家门口时,我竟发现了满地的爆竹碎屑。此时心一惊,似乎有一种不祥的的预兆袭上心头!曾主席的儿子曾宪龙从家门出来,接过我送上的报纸,一脸悲痛地说:“爸爸昨天夜晚‘走’了……”
    啊,与疾病顽强搏斗了数年的曾主席,我尊敬的领导与良师,而今竟乘鹤西去!
     往事一幕幕回放……
     我是1980年夏天认识曾显同志的。其时,我应《长河》文学杂志编辑曹鸿骞先生之约,为城关农场写一篇报告文学。是啊,把昔日白沙滩改造成而今瓜果飘香的城关农场,的确是令人震撼的题材。我欣然应命,不仅采访了现任场长李敬先、养蚕技术员曹金桃,还采访了过去担任过场长的曾显同志。曾显同志生于1925年11月,江苏省盱眙县人,194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位老党员,老革命。那时,他家住在老城大观塘边一个狭窄的院落里。曾显同志详细向我介绍了城关农场的历史,还出示了有关笔记、日记、报表等原始资料。我仔细消化记了满满一本的采访记录后,写作的激情油然而生,便立即伏案挥笔了。
     1980年第2期《长河》(半年刊)刊发了我采写的报告文学《用翡翠写成的诗篇》。我忠实地记录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
     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万籁俱寂。有一个人在沙滩上,用锹一下一下地铲土,护卫着被人砍倒的桑苗。他一边铲土,一边气愤地说:“败家子!败家子!”他是那样地伤心,像失去亲人似的,泪水直涌。他就是头发花白的曾显同志。造反派把他赶下台,颈脖上挂了几十斤重的猪圈栅门,游街批斗。他被罚在这里劳动,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卑鄙的人身侮辱并没有能够折服曾显,相反,更激起了他对妖魔的仇恨和为党的事业献身的力量。是啊,自从一九六四年三月十七日县委把改造沙滩的任务交给他后,他在镇党委领导下,尽当参谋的责任,出主意,想点子,带头干。搬运土杂肥,改造沙土,他都参加了。挑大观塘塘泥,他的腰扭伤了。本来他有内脏下垂的毛病,但仍然和小伙子一样干。在将一部分沙滩改造成水稻田时,他累得吐血了。当时有人放风说:“给我两块钱一天,我也不到沙滩上晒太阳,用轿子抬,我也不去。”这时,老曾动员说服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让他们先后参加农场劳动,成为改造沙滩的普通一兵。白沙滩上有他的汗水,更有他的理想与抱负。今天,竟有人要掐断理想之花,他能不愤怒吗?他能不挺身而出吗?
     ……
     1981年1月18日,《安徽日报》第四版头条刊发了我以城关农场为素材撰写的散文《沙里淘金》。
    认识了曾显同志以后,我又多了一位良师。我们见面时常彼此嘘寒问暖,俨然忘年交。
    2001年夏天,我58岁,成了准退休一族。一天上午,离休后担任县门协主席的曾显同志带着宣传门球运动组建门球队的使命,和县门协的其他同志一道,跨进了职教中心的大门……
     于是学校操场的西南角出现了一块门球场,于是学校把组建教工门球队的任务交给我,于是曾主席和县门协的同志多次到门球场上,手把手教我们打门球……
     我在《瞄准的学问》一文中,记叙了曾主席教我打门球的情景——
     ……
    我站在开球区,向四米远的一门,起槌击自球过门。虽然门有22厘米宽,可是我十之七八球射不进。更不要说起槌用自球去击三四米远的他球了。
     想想,我也是按照“三点一线法”瞄准的呀!为什么瞄不准呢?
     我一头雾水,一脸阴云。
    曾老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拿起一个门球,走到我身边,一边示范一边说:
   “眼望前方目标,将球槌、自球、目标三个点瞄成一条直线,这个你做到了。但为什么却射不中呢?原因就在起槌的一刹那。你起槌时,眼睛还是望着前方目标。而恰恰在这时,你手中的球槌不知不觉中移动了位置。差之毫厘,就会谬以目标,你说呢?”
    “那该怎么办呢?”
    “瞄准时抬眼看着前方目标,起槌时低头看脚下自球,保证击球的点,准确定格在刚刚瞄准时的选点上,不得有丝毫改变。”
    “啊——这么回事!”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地。
    “瞄准的学问在那儿?就是要做到‘抬眼看’与‘低头看’的和谐统一,就是要做到‘瞄’与‘击’的和谐统一。万万不可只顾‘抬眼看’,   忽视‘低头看’!”
     铜铃打鼓另有音,一语说得我心亮。
      岂止是打门球?做任何事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既要“抬眼看”,又要“低头看”。“抬眼”确定了“目标”后,必须“低头”踏踏实实地去做,确保确定的“直线”不走样。这样才能心想事成皆大欢喜。
    ……
     我退休后,就经常打门球,有了感悟,就形成文字。这些小文章,大多刊发在各级报刊上了。我还出任《太湖门球》报主编。曾显主席认真阅读我发表的文章,不断鼓励我多思多写。他还积极撰稿,支持我办好《太湖门球》报。据对《太湖门球》报1期至19期的统计,已经刊发了曾显主席16篇文章和诗歌。
    曾显主席不止一次希望我把发表在各级报刊上宣传门球的文章,汇编成书。一次,他十分诚恳地对我说:“我可以资助你出书。”
    我回答他:“谢谢!我收下你的一片深情,但是不能接受你的资助。我会想办法解决出书的经费。”
    2011年9月,我的门球题材的文学作品集《风景》出版了。全书29万字。我恭恭敬敬将拙著送给曾显主席。其时,他生病躺在床上。见我来了,竟一定要起床。为了曾显主席更好地休息养病,我匆匆告辞了。
      之后的有一天上午,曾显主席坐在自家小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我给他送刚刚到的《门球周刊》报。见我来了,他连忙起身,步履蹒跚地到卧室里拿出一张纸:“这是我读了你的著作《风景》以后,写的三首诗,请批评。”
    我接过这情深意长的一张纸,仔细拜读,竟无语凝咽!
喜读朱家托先生《风景》一书
曾显
花亭湖畔好风光,《风景》新书散瑞香。
惊喜书人才出众,门球界里露华章。
灵秀文词津有味,联想巧妙笔生花。
门球人物风流事,尽致淋漓披彩霞。
迎春《风景》花开早,专著门球独一家。
一题百章书特色,一人手笔好奇葩。
注释:
    诗一,惊喜太湖作者才华出众,为门球界写了一本门球人和事的好书。
     诗二,《风景》文词生动活泼,使人读了津津有味:有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经验性,把门球人和事写得淋漓尽致光彩夺目。
    诗三,《风景》是当前门球界独一无二的新书。因为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书中130篇文章均以门球为题材;二是以门球为题材的130篇文章均出自一人之手。目前国内尚无二人,故言“独一家”。
    “独一家”云云,也太过誉了。我有自知之明。学浅才疏的我写就的拙著,还是比较稚嫩的。然而,一位身患重病的86岁老人却对我关爱有加鼓励再三,这怎能不令我感激万分?
     无情的病魔竟让我尊敬的领导与师长的心脏停止了最后的跳动,悲痛之情无以言表,但是他的慈祥音容他的高风亮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追悼会上,我为太湖县门球协会拟了一幅悼念曾显主席的挽联:
呕心沥血开拓门球新天地;
鞠躬尽瘁堪称百姓好领导。
曾显主席永垂不朽!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新疆.红柳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5 1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有报纸看,自从进入2012年,一张报纸也没收到。
发表于 2012-2-5 13: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家托,才华横溢的门球人;曾老,热爱、关心、支持门球事业的好领导。中国的门球发展太需要这样的人!
发表于 2012-2-5 13: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推荐,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看了很感人。朱家托也好,曾老也好,都是对门球运动做出了贡献的人,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发表于 2012-2-5 1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篇好文章!有多少门球前辈呕心沥血,开拓门球新天地。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发表于 2012-2-5 17: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显主席永垂不朽,真是一篇好文章!
发表于 2012-2-5 1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一篇好文章,读后令人非常感动。
发表于 2012-2-9 11: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门球狂人先生的抬爱!
发表于 2012-2-9 1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口笑 发表于 2012-2-5 13:18
朱家托,才华横溢的门球人;曾老,热爱、关心、支持门球事业的好领导。中国的门球发展太需要这样的人!

谢谢先生的鼓励与关爱!
发表于 2012-2-9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 发表于 2012-2-5 13:46
谢谢推荐,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看了很感人。朱家托也好,曾老也好,都是对门球运动做出了贡献的人,我们 ...

向先生致敬!向先生学习!
发表于 2012-2-9 1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灿烂 发表于 2012-2-5 17:04
真是一篇好文章!有多少门球前辈呕心沥血,开拓门球新天地。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向京都的灿烂网友致谢!
发表于 2012-2-9 1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银元 发表于 2012-2-5 17:46
曾显主席永垂不朽,真是一篇好文章!

十分感谢白先生的鼓励!
发表于 2012-2-9 1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盛莉凯欣 发表于 2012-2-5 17:53
这真是一篇好文章,读后令人非常感动。

感谢点评!
发表于 2012-2-9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门球界的老前辈们致敬,祝福老同志们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12-2-9 1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家托 发表于 2012-2-9 11:03
谢谢门球狂人先生的抬爱!

曾老先生事迹生动突出,朱家托先生文采出众,笔墨功底深厚,呕心沥血写出了如此感人好文章,值得学习和赞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