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073|回复: 3

胡鞍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辅导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8 22: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鞍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辅导报告

胡鞍钢教授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从1985年起,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由胡鞍钢领衔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团队作为国内著名智库,一直把研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的专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期间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对“十二五”规划实施做中期评估,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并产生重要影响。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核心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蓝图做一个我在这方面的分析和解读。第二个内容是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就全民健身这个国家战略,特别是这次“十三五”明确的首次提出,也作出一个分析和讨论,供大家来参看。


  胡鞍钢:体育服务和健康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2008年全国工业比重达到最高峰开始持续下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明显下降,因此实际上大家可以判断出,中国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但是如果我们放到全球比较,可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后期。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传统工业的比重,无论是占我们整个工业的比重,还是占全球同类工业的比重,都是大大超过原来的预期,因此就形成了过度的生产能力过剩。
  随着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还会进一步下降工业比重,而给我们发展服务业,包括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等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同时,工业方面也会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此外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现在看来至少有两大产业是非常凸显的,第一个是旅游业,到2015年旅游业对中国做出的两个贡献,已经达到了两个10%,即经济贡献10%,就业贡献10%,希望到2020年能够达到两个13%。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现在的旅游业发展仅过去5年几乎翻了一番。从国内旅游人次来看,2010年是21亿人次,去年高达40亿人次,而且属于高增长弹性。比如经济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提高1.81个百分点,因此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65亿人次,其中也应该包括旅游中的体育旅游,两者之间是相互的。
  大家也知道像这次巴黎的马拉松比赛,不光是参与者,还包括旅游者,因此它实际上是可以把旅游和体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
  再一个来看,就是健康产业,理所当然就会把体育作为一个产业纳入进去。
  最近我们参与国家统计局关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新的版本,叫2016年版本。国家统计局已经决定大体要在这两大产业做一个专项的账户,因为无论是健康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涉及到一二三产业。就是你体育的制成品,包括你的装备、运动服等等都属于第二产业,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能够把这两大产业清晰化,以便鼓励各地方、各部门来发展旅游业和健康产业。
  这就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大背景。可以说,现在的旅游业和体育行业开始进入黄金时期。而钢铁、煤炭产业进入了衰退期。这就像总理所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尤其是互联网+,给我们创造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增长点。
  互联网+如何和体育挂钩呢?拿我来说,我也有一个运动手环,每天要看好几次我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大卡。我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体育健身指导员给我们提供指导。因此实际上人们对服务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提出了非常高的需求。人们愿意花钱买高质量的服务。
  因此中国有可能打造新兴的产业,大家知道洛杉矶不仅有娱乐业,还包括电影和体育业,产生了对健康健身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这方面发展相当成熟,甚至可以到社区。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参加培训班,他们会告诉我这里培养过美国冠军、奥运冠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儿童和家长,而且家长是必须陪着孩子的,类似这样的社区服务就与日俱增了。
  胡鞍钢:创新发展目标,利用互联网+体育形成先发优势
  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发展目标,作为创新驱动来引领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首先提出了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比重,到2020年要提高到2.5%,这个概念就是在这5年内大体累计投资超过10万亿,相当于“十二五”的1.93%,我们有可能在2019年全部投入将超过美国。因此就要计算一下体育方面在未来5年的全部投入。因为我们现在的研发投入将近77%属于非政府投入,像华为一家的投入可能是某一个省的研发总投入,它完全是市场驱动来推动这个过程。
  国家的投入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项目,实际上是“两只手”。由此就确定了发明专利作为核心产出指标,要由万人口发明专利6.3件提高到2020年的12件,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在“十二五”是非常成功的,当时提出到2015年要达到3.3件,最后结果是6.3件。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发明专利拥有量,即总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9%,但是按照国家的这个目前要求只有7%,因此如果中国超过200万件我们就有可能超过目前的世界第二日本,甚至可能会超过世界第一的美国。这意味着我们是一个典型的从追赶型到超越型国家。
  美国1790年推出专利法,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专利法的国家,而我们在1984年才提出。我们花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美国200多年的时间。别看我是后来者,我可以后来居上,赶上先行者,这就是五年规划给我们的信心。因此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必须一方面利用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培植新的发展优势,而且首次提出要培育先发优势。因此我们现在在互联网方面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无论金融业还是体育业,只要掌握用户就掌握了主动权,就掌握了市场,就掌握了未来的方向。你别看现在淘宝是免费的,但是它掌握着大量的消费者信息,他就可以为消费者进行精准定制的服务,你就成为他终身的客户,你还跑不掉。
  因此实际上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形成新的先发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十三五”首次将互联网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作为核心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即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从现在的40%提高到2020年的70%,这就意味着用户从6.88亿人提高到9.8亿人,相当于美国的3倍。也就是说你从互联网消费,我们说的体育人口是美国的3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给我们现在各行各业,包括体育产业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如同宇宙无限空间一样,而且它会越滚越大。所以云计算某一天可能会叫成宇宙计算,它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但是它个性化的为所有的有健身需求的和有强烈的健康需求的人服务,这也为我们构建健康中国奠定基础。从健康之人、健康之家庭、健康之社区、健康之学校、健康之企业一直到健康城市,也提供了这些精准性的服务和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鞍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全民健身服务均等化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们知道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曾经提出一个设想,就是到2020年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但谁也没有想到我们在过去十几年就已经得到了扭转。
  首先来看是地区差距,从地区人均GDP差异系数,2004年达到高峰,为75.1%,到2014年我们已经降至43.5%,所以我们在考虑到2020年能不能降到40%以下,现在看来是有希望的,因为很多中西部地区都赶上来了。第二个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到2009年达到3.3倍,2015年降至2.73倍,我们希望2020年降至2.35倍。
  第三个就是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8年达到高峰,为0.490,2015年降至0.462,我们希望到2020年能减少至0.45左右。因此实际上党中央当时设想的2020年的目标我们不仅提前实现了,最重要的是大幅度下降了,我们就有信心提出后2020年中国是可以进入共富时代。因此我们提出这个不是口号,而是基于中国这三大差距缩小的趋势和动力以及内在的背后的原因。
  最核心的是城镇化,因为以往我们城乡不平衡,是因为农村人口超过城市人口,但是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净增了3亿城市常住人口,平均每年是2000万,这就超过了当时党中央设想的到2020年城镇化达到50%以上的目标。到2020年我们将达到60%以上,多出10个百分点,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13亿、14亿人口多出一个百分点,累计起来是不得了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城镇化成为三大差距缩小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目前我们要完成从一市两制变成一市一制,也就是说要覆盖到所有的常住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在破解自己的发展难题上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此外最重要的是加速了基础设施现代化,我们从2008年开始到去年高速铁路已经达到了1.9万公里,客运量从730万去年达到了9.1亿人次。因此这个现代化在下一个五年规划过程中还将进一步达到3万公里;到2020年高速公路将从现在的12万公里达到15万公里。仅以贵州为例,我们知道贵州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但是今天的贵州高速公路达到5千公里,下一个五年规划要达到7千公里。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这三大基础设施,特别特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输送,就使得西部地区这三大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6个百分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差距在缩小,由于它互联互通,就可以重塑中国经济。这次的三大战略就保证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即将公布的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它会重做中国经济地理。通过基础设施,我们将更有信心的看到中国加速缩小三大差别,这就为我们全民健身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益性,并且能够达到不断的提高它的水平以及居民的满意度提供了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2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6-4-28 22:18 编辑

 胡鞍钢: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就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第一个是消除极端绝对贫困人口。目前中国的国家贫困线按照2010年的价格计算是2300元,现在已经逐渐调整到2800元,已经从2010年的1.65,减少到去年的5575万人,也就是说最后的这一部分人。现在我们做了一个国际评估,实际上相当于国际贫困线以上的贫困线,目前来看国际贫困线按照购买力计算是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90美元,中国现在大体是2.10美元。如果我们能够在2020年如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我想到2020年我们就等于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提出2030年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小于3%的目标,我们将对人类减少绝对贫困又再次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个就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出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10.23岁提高到2020年的10.8岁。1949年大体是1.0岁,1980年略高于4岁,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而体现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之上。
  第三个就是健康中国。主要的核心指标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到2015年是76.34岁。“十二五”时期提出的目标是提高1岁,最后的结果是提高了1.51岁。这次“十三五”又再次明确提出再提高一岁,大体上达到77.34岁,但是我们估计会在77.5岁,可能还会更高。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城市已经是80后,比如说像杭州、厦门、北京,去年已经达到81.95岁,比如说上海是82岁。所以我们现在鼓励更多的城市地区进入“80后”。这个80后是什么概念?就是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比美国的78.9岁还要高出1岁。因此实际上我们的全民健身是为提高这个核心指标做出重要的贡献。
  此外还包括实现充分就业,这一次提出的目标非常雄心勃勃,因为“十五”计划当时提出的是4千万指标,最后实现了4200万,“十一五”提出的是4500万,实际结果是5770万,这一次“十三五”提出平均每年1千万以上,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开始加速了城镇化,城镇化是最大的蓄水池。第二是从产业的角度,就是服务业为主导,服务业又成为产业最大的就业渠道。总的来看作为“十三五”时期国家所制定的四类发展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我们当时作为专家委员会对此有一个评价,就是怎么来评价你们的指标,我们称之为叫选取得当,具有代表性,充分体现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绿色发展。而且每个指标值都经过了深入分析、反复论证、精心测算,既满足发展的客观需要,又留有充分的余地,既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又能够通过努力如期实现。然后通过目标打分,“十五”计划完成率只有64%,“十一五”提高到86%,“十二五”是96%。从指标设计的角度来看也非常有特色,经济指标称之为就是预期性的指标,而目前非经济指标基本上达到80%多以上,所以说中国的五年规划更加凸显政府职能的渐变的过程,也称之为质变的过程,就是公共服务政府。此外“十三五”又提出了四个次优先指标,作为这25个指标的重要支撑和重要补充,这样就使得我们可以进行中期评估、后期评估。最后最需要指出的是“十三五”规划提出了165项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此我也想就“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全民健身的内容做一点讨论和分析。

  胡鞍钢:全民健身首次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对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界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标志,在第60章“推进中国健康建设“的第7节中,提出了广泛开展健康全民健身运动。此外在专栏第21节,即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一共是八个重大工程和项目中单列一条,第七条全民健身。我想就这个方面介绍一些情况给大家参考。
  作为全民健身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首次列入。首次将实施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因此大家理解这个规划就是国家规划。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我们更加清晰国家规划本质上就是人民发展的规划。为此就提出了三个“全”,第一是按照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叫全周期来设计,这就涉及到婴儿出生前后、幼儿、少儿、青年、成年、中年、老年还包括高龄,也就是80岁以上的,你要按照这个人的生命周期进行;第二个“全”就是全领域,这就包括健康,健康里包括健身、教育、就业和创业、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第三个“全”城乡人口全覆盖。
  从全国来看,怎么样去理解全民健身或者是公共体育服务?我觉得江苏做了创新。在这个纲要中非常明确的界定为三性,就是公益性、基本性、公平性,我认为,还有普惠性,因此我们也注意到这次江苏的重要经验,提出了人群全覆盖、生命周期全覆盖、健身过程全覆盖,因此这就更有意义。今天现场会,我们找到了如何实现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途径和基本思路。它必须纳入到各级政府的五年规划、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公共服务清单,以及公共财政预算。

  胡鞍钢:全民健身最核心指标是要为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服务
  各地区执行全民健身行动计划的核心指标是什么?我认为是要为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这就涉及到譬如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超过15%才开始进入大众化,超过50%才开始进入普及化,也就是说现在的指标虽然也完成了“十二五”的规定,但是没有达到普及率这个最低线。第二个来看,就是居民(特别是学生)体质合格率,这就可以采用像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进行第三方,也包括学校和医院。第三个就是满意度,就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我们研究了UNDP的人类发展报告,它有两个核心指标,一个就是对健康服务的质量的满意度,一个是对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因此我们要把满意度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核心指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各地都有很多的创新,特别是江苏满意度高达90.86%。在UNDP的报告中,我们发现高收入国家反而低,相对健康和教育的满意度居然达到70%,他们是第三方评估的,但是发达国家国家只有40%,因此我一看你这个江苏能够达到90%,我很高兴。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要强调个性发展、自由发展,才能更贴近基层、贴近百姓。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契机,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十三五”这样的一个好的机会来实现和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当然在这里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我就不展开了,在我们那篇文章里都有详细的说明。第一个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针对发展体育产业,第二个关系涉及到全民健身,就是政府、社会和市民合力。第三个就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两个积极性好,做到激励相融合,鼓励地方创新、支持地方创新、总结地方创新还要包容地方创新失败。这就需要体育系统的同志们处理好以上的这些关系,开创“十三五”时期的全民健身运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这是我最核心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够形成共识,不仅是今天在会场的共识,我们更希望能够成为政府的共识,进而成为全国的共识。
  谢谢大家。







分享到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网易微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导!  发表于 2016-4-29 0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3 0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