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保平安?九大类微信要被封杀了 扬子晚报网4月13日讯(记者 徐晓风)你有没有被各种圈里“转发好人一生平安”的消息骚扰过?有没有因为“不转不是中国人”纠结过?有没有被“转到三个群就能拿到现金话费”的所谓红包链接打动过?以后这些微信上的骚扰链接统统要被封了,小伙伴们再也不用退圈“保智商”啦!昨天,微信团队发布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九大类内容今后将被“一刀切”,严重的甚至会封禁乃至取缔公号。
>>>这九大类内容要被封
1、诱导分享类内容
什么叫诱导分享?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转到你的朋友圈朋友都会感激你”……这些内容的连接你碰到过没有?这就是典型的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的。
还有的诱导分享更吊人胃口,会明示或暗示用户分享文案、图片、按钮、弹层、弹窗,比如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一起完成任务等;还有通过利益诱惑来诱导用户转链接和公号文章的,而所谓的奖品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现金、实物、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集赞、拼团等等。
2、诱导关注类内容
这里说的是强制或诱导用户关注公众帐号的,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后查看答案、领取红包、关注后方可参与活动等。对此网友小帅表示,自己常常看到一些公号文章,故意制造悬念,看到一半要求关注公号才能看结果,还有时有朋友帮忙拉票,但是不能光是点赞,必须关注了公号后才能投票,也是醉了……“我手机里有几十个关注的公号,很多都快成‘僵尸’公号了,有的公号文章更新已经超过100以上,可我基本从来不看,只能有空时删掉……”
3、H5游戏、测试类内容
这种链接大多是针对手游网友的,以游戏、测试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比手速、好友问答、性格测试,测试签、网页小游戏等。记者在案例页看到,这种小游戏和小测试多以消消看、连连看等热门小游戏来吸引网友兴趣,或者一些星座、风水测试来吸引人,实际上吸引用户在不知不觉间输入了各种信息……
4、欺诈类内容
这一类里我们最常碰到的就是虚假红包了,这种链接看上去特别像微信红包,连链接的文字都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结果不小心手快的点进去一看,什么转发几个群立即拿到话费流量、现金立即打入手机账户……统统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当然欺诈链接远远不止这一种,还有通过虚假宣传、恶意营销等方式,向用户宣传或诱骗用户购买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物品的,比如以骗取邮费为目的的集赞赠送物品活动、虚假付费服务等;更有李鬼干脆直接仿冒知名的微信公众帐号排版、域名,让小伙伴们傻傻分不清的。
5、谣言类内容
这类信息发送不实信息,制造谣言,可能对他人、企业或其他机构造成损害的,这些信息最让小伙伴们真假难分爱恨交加了,例如自来水有毒、香蕉致癌、小龙虾不能吃等等;不知道坑了多少人,每个季度微信定期公布的网上流传谣言前十你们留意了没有?其实大部分都是我们曾经关注过甚至相信过的,有网友慨叹真是伤不起啊,“被造谣吓得连喝水都要去超市买了。”
6、骚扰信息、广告信息及垃圾信息
传播骚扰、欺诈、垃圾广告等信息的,包括但不限于虚假中奖类信息,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健品、药品、食品类信息,假冒伪劣商品信息,虚假服务信息,虚假网络货币等;
7、题文不符、内容低俗的信息
其实这个最好理解,就是“标题党”,故意拟制耸动标题,或以明显倾向性、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吸引他人点击。另外涉及性器官、性行为、性暗示的,传播低级趣味、庸俗、有伤风化内容的,或者宣扬暴力、恶意谩骂、侮辱他人内容的,例如:传播走光、偷拍、露点、一夜情、换妻、性虐待、情色动漫、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推介淫秽色情网站等;统统要被封杀!
8、非法获取用户数据、信息
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并向用户如实披露数据用途、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的情形下复制、存储、使用或传输用户数据的,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用户共享个人信息(手机号、出生日期等)才可使用其功能,或收集用户密码或者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身份证号,生日,住址等)其实互联网时代真的没有什么秘密,尤其是我们的手机号、出生日期,一不小心在填什么东西时就被泄露了,不管怎么说,小伙伴们最应该做的是自己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别乱相信乱填写,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泄露后会被有关管理机构封杀。
9、其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连线》》》
不光封链接也可能永久封号
微信方面表示,这是针对非由微信公众平台产生(即域名地址不归属于微信公众平台)且在微信内传播的外部链接内容制定的相关管理规范。对于违反本规范的内容,一经发现将立即进行处理,停止链接内容在朋友圈继续传播、停止对相关域名或IP地址进行的访问;对于情节恶劣的情况,永久封禁帐号、域名、IP地址。如果是由微信公众平台或开放平台帐号施行或者发起的,一经查实,前述帐号、主体也将按照微信相关规则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帐号封禁直至注销等,并公告处理结果。
两个原则分辨违规行为
关于诱导分享,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界定的准则是什么?如何来判断?微信团队告诉记者,由于互联网行业本身快速迭代的产品属性以及层出不穷的损害用户的实际案例,对于概念的划分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对于规范微信更多是以案例的形式提出警示和给予参考。但有两个原则不会变:第一,任何有损用户体验和对用户带来骚扰,违背公序良俗的外部链接,微信都会进行制止;第二,对于各种存在的恶意营销、非法分销的行为,无论是活动页面还是各种集赞,投票活动,微信都会坚决打击。对帐号会进行7天到永久封号不同的处罚,对于涉嫌违法行为的举报,微信还将转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编辑:乔金玲)
(来源:扬子晚报网 发布于:2016-04-13 19:44: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