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655|回复: 0

清明节的本意一一清明政治的期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 1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扫墓祭奠先人的节日,为何取名“清明节”呢?
  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家内乱而逃往国外。逃亡中,有一次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实在走不动了。随从介子推救主心切,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重耳吃了充饥,度过了鬼门关。十几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
    登上国君后,重耳重赏跟隨过他的有功之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他却带着他的老母亲去绵山隐居起来了。重耳羞愧莫及,亲自带着人去请他受封赏出山。重耳无计可施,忽然想起介子推是一个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他不但没有出来,反而把他母子二人都烧死了。
    传说中,介子推把食指咬破,用血写下一首遗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眀。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打这以后,晋文公就以“清明节”纪念介子推,后来逐渐在华夏大地普及。从故事源头不难看出,对忠贞傲骨的推崇,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节的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9-12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