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411|回复: 12

柳林风俗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5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林县位于晋西吕梁山脉西麓,黄河中游东岸,北靠临县,南通石楼,西与陕西吴堡、绥德隔河相望,东和本省离石、中阳毗邻。这是一块古老文明的地方,从战国起直到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71——1294年),本县黄河岸边的孟门镇曾是地跨个柳林、中阳、临县以及陕西省吴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有寨东烽台,西为军渡要塞,地处秦晋通衢,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由于地理险要,为晋陕交通要道,加之有优质煤炭等物产,所以这一带商人巨贾很多。而侧身脚行,以出卖劳力为生的赶牲灵跑运输的人也很多。在柳林,解放前流传着一则民间谚语:“驮不尽的砣口,填不满的吴城。”砣口,是黄河岸口的水旱两路码头,西通陕北的绥德、榆林、靖边等地,大量的盐碱、皮毛、粮食从水旱两路运往这里。吴城即今吴堡,东连汾阳、平阳、介休、孝义,南达侯马、运城,东南路来的“洋广杂货”以此为中转,运往西北。所以,往砣头经吴城,通往三晋平川的崎岖山路上,整天牲口不断,铃声叮咚,山道弯弯,人稀路长,赶牲灵的人耐不住寂寞,常常放开喉咙用浓重的乡音唱着小曲,抒发着内心的欢乐与不幸。

    在柳林,还有一种别致有趣的求子习俗。女子婚后不孕,家里人就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到别人家“偷”枣子或核桃,或是在正月到多子多孙的人家“偷” 灯,“偷”面狗、面鞋,被偷的人不但不责怪,佯装没见,而且内心祈祷着他们如愿以偿,枣(谐“早”)得贵子。柳林以产枣驰名远近,每到秋季,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的枣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枣子,这里的枣子个大、肉厚、核小、色浓、味甜,相传曾被康熙皇帝御笔命名为“油枣”。民间把祈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民俗心理,寄寓在特有的物产上,赋予枣子以深厚的民俗意蕴,祈求早得贵子。

    多子多福,这种传统观念可谓源远流长。五男二女七子团圆,是历代小说戏剧里大富之人的标志。最著名的是唐朝大将郭子仪,一生有七子八婿,富贵寿考冠绝古今,由此而上了《无双谱》,以此为题材的《满床笏》成了明清两代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红楼梦》里贾府唱酬神戏,贾老太太因拈着了这出戏而喜出望外,就是典型的例子。

    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孕育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但是,由于区域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风俗存在着差异、因而求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安徽淮南一带为偷娃娃,想得贵子的人家到八公山上泰山娘娘庙的神座上“偷”庙主买来的泥娃娃,偷子果然生子,再买泥娃娃为它披红挂彩,以鼓乐吹打送回原处,称为还子。江苏淮安是,亲朋好友送子,送的东西为一纸糊小红灯或一块砖,悬挂在盼子夫妇床头。而柳林一带则是以偷枣子为主,这是特有的民俗心理与特定的物产交织而成的一种民俗事象。

点评

祝贺杭州市西湖区喜迎“G20”元宵杯门球赛圆满落幕!  发表于 2016-2-25 12:42
谢谢老师的祥细报导!  发表于 2016-2-25 11:42
发表于 2016-2-25 1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安排·赛事,吃枣子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林以产枣驰名远近,每到秋季,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的枣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枣子,这里的枣子个大、肉厚、核小、色浓、味甜,相传曾被康熙皇帝御笔命名为“油枣”。民间把祈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民俗心理,寄寓在特有的物产上,赋予枣子以深厚的民俗意蕴,祈求早得贵子。
柳林风俗---偷“枣子”,义喻早生贵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祥细报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林以产枣驰名,质量个头优先都得到大家认可。谢谢老师的祥细报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初学者老师详细介绍柳林的风俗文化。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8:2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详细介绍柳林的风俗文化!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18: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初学者老师详细介绍柳林的风俗文化。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2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初学者版主详细介绍柳林的风俗文化,贊一个!
贊.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17:0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初学者”对柳林习作的介绍!我在吕梁工作期间,只去过柳林二次,对许多事情不晓得,只知麻糖好吃,今后有机会一定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9: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啊,来了一定找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5-6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