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一个“革命化”的年 过春节年味最浓的,当数除夕的这顿团年饭。这充分彰显了华夏的优良传统,彰显了家庭的幸福、和谐和欢乐,年年有余!咱谢家在老爸身体尚健的年头,每逢过年,必先在爸家吃团年饭。然后几家依序再间天分别走走,陪他玩玩儿他今生的最爱——砌方城,这个年就过得差不多了。可而今再出远门不可能了。 求实说,团年的这顿美味大餐,均是主妇(男)们造就的,饱含了她(他)们的一片心与劳!我家现在要靠帮佣刘大姐来完成,既不合我们的味口,她一个人也忙不出来。咋办?我们一商量,难题轻而易举迎刃而解:由老大同胜完成他最拿手的粉蒸三线猪肉;幺弟媳谭军卤几样凉菜最在行。而我呢完成一款新学的——色香味俱佳的香酥鱼片,再弄一个鱼头豆腐汤,炒两样蔬菜。今年儿孙们因故都到不了场,一桌的老年人足之够也。我的这款鱼,还是去年看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学来的。说的是江西一位在人民大会堂做国宴的大厨,专做这一样菜,国宾赞不绝口。退休后在家乡仍以此为业,生意兴隆,食客趋之若鹜。 这款鱼其做法并不复杂:鱼去掉头和骨,只用净肉,切片,码上底味。配料主要是生姜、大蒜切片,美人椒滚刀切节,再加葱节。勾芡中除了酱油、香醋、胡椒面等之外,还有女儿红或绍兴酒。他说,此菜除了味道精美,主要是嫩。而嫩的绝窍在于:一是鱼片用淀粉穿衣的厚薄和油炸的时间长短把握;此外,关键之点还在于,必须要在鱼片下油锅之前才放盐码味!因码盐太久,必将蛋白中的水分排出而致鱼肉变老,口感大跌。我其他一一照办,只是在调味上则适当增减,以适合本地口味而成。 今天(除夕)中午,满桌欢声笑语,这顿团年饭大家心满意足。虽约显寒酸,但平均年龄几达古稀的我们,都是从食不果腹的那3年一路走来、而今又早已过了可以胡吃海喝的年纪。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是最好的;大家都轻松,也不会有丝毫浪费。又何乐而不为哩?
半成品
幺弟益民夫妇
刘大姐炒的素菜还没上桌
祝老爸向100岁冲刺!
咱谢家过年始终不懈保留的这个节目-3媳战公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