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亲访友、大吃大喝、熬夜打牌、通宵欢歌……春节期间娱乐放松,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您有没有想过,生活节奏突然改变会给心脑血管带来很大压力,甚至暗藏致命风险。
心脑血管病春节易高发
“每年春节前后,因心脑血管病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急诊室里也是人满为患。”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佐岩告诉记者,造成心脑血管病在春节高发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饮食不当、饮酒过量。中国人过年,讲究吃饱喝足,可暴饮暴食,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烟酒无度还会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病。
其次,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是危险诱因。“亲友相聚,喜庆团圆,老人们大多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操持家务、准备饭菜、熬夜玩乐等,都易使人情绪激动,心率加快,血压飙升。”王佐岩说,生物钟被打乱还会令一些患者忘记服药,更增大了发病风险。
此外,春节前后气温较低,寒冷刺激会使脑卒中、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症的发病率成倍增加。
疾病发作有征兆
针对节日心脑血管病高发这一现象,王佐岩指出,约有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先兆症状,如胸痛持续5分钟仍未缓解,伴有濒死感、压迫感,有些人还会出现胃疼、肩疼、呼吸困难、极度疲劳等。此时,患者可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治的过程中,家属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应尽量让其平躺、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刺激。
“脑卒中同样有迹可寻,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和致残。”王佐岩提醒,老年人一旦出现以下症状之一,应迅速就医:肢体或面部活动无力;无法表达和理解语言;行走困难,失去平衡;头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呕吐、意识不清、视物模糊等。“凡脑部疾病,决不能在家治疗,因为它不像低血糖,晕倒了喝点糖水即缓解。脑部疾病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才能得到有效救治。出血性脑卒中常在发病后形成颅内血肿,血肿压迫脑组织时间越长,病死致残率就越高。因此,一旦发病须及时就医,争分夺秒抢生机!”王佐岩强调。
加强防护不放松
今年春节正处于冬春交替之际,季节变换、低温大风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此,王佐岩建议该病患者一定要加强日常防护,切勿因过节而放松警惕。
1.防寒保暖。晨起后别马上开窗通风;外出要穿戴妥当,不要顶风走路;高楼林立的地方可能有较强的“过堂风”,不宜在此处长时间停留。
2.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少吃高盐、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取,适量吃些粗粮和新鲜蔬果,每餐定时定量,不过饥不过饱,不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3.起居有常、情绪稳定,凡事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力排便,以免导致“旧病复发”。
4.老年人走亲访友应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如必须外出也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并带张写有自己姓名、所患疾病、家属姓名及联系电话的急救卡,以便他人急救。 (转自中国老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