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候阴冷,虽然气象台预告的温度是1度─8度,但在我们苏南地区已经算是“三九严寒”了。清晨,我拿了门球杆正准备到门球场的时候,邻居小朋友的奶奶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说是给我家的宝宝吃。我活得糊涂,竟然忘了今天是“腊八节”!看着桌子上的一碗“腊八粥”,想起了小时候娘亲给我讲的关于“腊八粥”的故事:相传在某朝某代有老俩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家业。可是当老俩口撒手人寰以后,宝贝儿子儿媳这一代却不是勤俭过日子,而是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很快就败了家业。有一年是大旱又加上蝗灾的荒年,年成几近颗粒无收。也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正当小俩口冻饿交加的时候,幸好有位邻居老大娘煮了一锅大米、面块、杂粮、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糊粥”,给小俩口以及村中揭不开锅的人家送去。小俩口吃完粥,感激地问老大娘:你哪来这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好吃啊!大娘说:这些东西都是你们平时扔掉的,我看着可惜就收集了,晒干以后保管起来的,今天就派上用场了。老大娘的话不多,但意味深长啊,意思是:“吃顿杂糊粥,教训记心头。” 就是这顿杂糊粥让小俩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后来当地的人们就把这杂糊粥叫做“腊八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娘亲虽然早已作古,但她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我真想把这个故事也给小辈们讲一遍的时候,看到了昨天从楼上拿下来的两罐台湾产的“宝宝鱼松”,因为已经过了保质期10天,准备扔掉。此时此景,不由我思绪万千,终于我勇敢地中止了这个想法。时过境迁,现在的“腊八粥”,已经成了奢侈食品,再讲这个故事还有用吗?
但愿网友们过“腊八节”不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