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6-1-14 09:20 编辑
再谈门球发展靠什么? —在2016年德阳门协年会上的讲话 在以往的门协年会上,我就中国门球的定位、社会作用、门协与政府的关系、门球的发展道路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现在看来,共识越来越多。 从最近几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中国门球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全民健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老年体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措施。特别是2015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国家12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意见》,明确指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老年体育是老龄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站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高度将老年体育工作作为协调推进四个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民生等工作紧密结合,掌握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切实加强对老年体育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体育健身权益”。要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负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体育格局,以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体育组织网络为依托,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为手段,实现老年体育工作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确保其健康发展”。“老年人体育工作经费要坚持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实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老年体育工作经费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的重要部分,纳入财政预算,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向老年体育组织赞助和捐赠活动经费”。 所有这些都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老年体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门球作为老年体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 德阳门球这些年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硬件设施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2014、2015两年,德阳城区由政府投资新修和改造了8片人造草坪球场,中江县2014年铺设了2片人造草坪球场,绵竹市2015年铺设了4片人造草坪球场。最近德阳市体育局已经答应,2016年拟在城北新区新修门球场,填补城北没有门球场的空白。另外,政府拨付门球的活动经费也有增加,基本上满足了各种赛事的需要。 正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国家政策的引导,这些年来德阳门球沿着“政府搭台,协会唱戏”的正确道路稳步前进,健康发展。有关详细情况,会议发给大家的文字材料,《德阳门协2016年工作总结》一一列举的数字可以佐证。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再谈门球发展靠什么?题中应有之义,当然还是首推政府支持和国家政策的引导。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搭台搭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靠门球人努力争取,尤其是各级门协对政府的工作力度。至于这台戏唱得好不好,门球活动开展得如何,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何,门球在当地有无影响力,更要靠我们门球人自己。 因此,门球发展靠什么,关键的关键还是靠我们门球人自己。 这里我不得不提绵竹门球。 绵竹门球曾有过辉煌的过去,2018年“512”地震前,门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曾经连续举办几届梨花杯门球赛,影响很大。后来又借震后重建的机会,在体育中心新修了4片人造草坪球场,在市内人民公园内新修4片沙土地球场,门球硬件设施在当时四川震后重建的县市中绝无仅有。但后来体育中心的4片球场,由于修建质量问题,很快面临报废。公园内的沙土地球场,因为没有围栏,游人自由出入,很快也破烂不堪。 新上任的绵竹门协主席郭长英同志面临这种困境,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不等不靠,发动门球人自己动手维修球场,冒着夏日酷暑,连续奋战多日,终于使坑洼不平的球场换了模样。修建活动室,增添相关设备,让门球人有了自己的室内活动空间。发动大家捐款,弥补活动经费的不足。特别是多次带领门协有关人员拜访市体育局领导,主动汇报工作,既讲困难,更讲克服困难的打算,呼吁支持。2014年首先解决了球场的围栏问题,搭建了遮雨棚,使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初战告捷,他们又把公园内的沙土地球场改造成人造草坪作为奋斗目标,又向主管部门发起“进攻”。经过艰苦努力,市政府领导终于答应在2015年改造球场。后来由于多种原因,球场改造没有列入2015年政府的预算。眼看事情就要黄了,绵竹门协一班人立即再次走访有关部门,向有关领导再次呼吁,据理力争。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或叫“软泡硬磨”下,市政府作为追加建设项目,追加拨款,球场改造工程终于在2015年6月动工,11月竣工投入使用,原了绵竹门球人多年的梦。12月初,四川门协领导专门到绵竹考察,对绵竹新修球场很满意,决定2016年的省老年门球赛在绵竹举行。 中江县的门球,这几年在隆益民同志的带领下,不仅捋顺了门球队内部的工作,更是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门球,主动争取支持。先是在白塔公园附近新修了两片沙土地球场,去年又改造成人造草坪,使中江门球走出困境,驶向了快车道。最近,他又为德阳北城区修建门球场主动作为,跑旌阳区体育局,跑德阳市体育局,很有成效。 德阳经济开发区门球分会会长鞠文忠是个不打门球的门球人,更是一个一贯为门球主动做贡献的热心人。作为退下来的282地质队的老领导,多年关心该队的门球队,做了不少好事,也为德阳门协做了不少好事。自任开发区门球分会会长后,时时操心如何开展门球活动,争取经费支持。带领分会的同志多次去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主动汇报工作。2015年,实现了把门球纳入开发区每年举办的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实现了每年分会举办一次地区性的邀请赛。这两个赛事变为常规赛事,夯实了开发区门球活动的基础。 德阳市门协这些年除了加强内部建设,也非常重视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这里很重要的是要点好位:门协是开展门球活动的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为门球爱好者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是为当地社会发展、和谐做了贡献,客观上为政府分了忧,帮了忙,客观上也为实现中国梦出了力。政府理应支持,理应为门球搭台,提供必要的设施,解决必要的经费。政府支持门协,门协开展好活动,是个双赢的事情:门球人得到的是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也体现了政府的政绩。因此,门协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不是要求施舍,是主动帮政府的忙,自愿做政府的义工,应当理直气壮。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还要有一股热情和韧劲,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就像绵竹门协的郭长英那样,“软泡硬磨”。就要像开发区分会的鞠文忠那样,放下架子,不厌其烦。就要像中江的隆益民同志那样,主动作为,主动与有关领导沟通。 至于各地为门球默默做贡献做好事的热心人更多。德阳城区的赵耕同志做寿,孩子们买了一副新门球送他,他则转送给了门协。门协宣教委的唐文友老师,是地地道道的门球老年新兵,球龄虽短,但对门球的领悟很快,多次写出门球新篇,宣传好人好事,宣传门球之道...... 我想,有了中央的好政策,有一大批为门球事业自觉奉献的热心人,德阳门球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2015年12月 宗希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