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港城读哥 于 2015-10-13 06:31 编辑
——2015中国门球公开赛(文登站)拾忆之二 港城读哥 文/图 (二,接前文) 这只“爷字辈儿”的门球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距今已28年,“当时是老所长王树仁发起组织成立了球队”,老军休们异口同声介绍道。“开始根本没场地,就在军休所门前土路上打。以后逐步发展,87年大家动手,硬是在一个垃圾坑上填出了个门球场”。83岁的教练闫荣信尽管身材瘦小,但看起来蛮精神,他抢过话茬,“球场雏形出来以后,拿尺一量,我的妈呀,大小不够!”严老孩子似的大笑起来,接着说道:“东西宽窄还凑合,可南北长度差一米多!没办法,只能凑合用!”老同志的乐观情绪,感染的笔者也跟着大笑起来。接着,初老、王老、闫老等继续绘声绘色介绍着当时的情景,边讲边前仰后合地大笑着。王老放下手中的球搥,站起来掐着指头说:“开始八九个人打,以后打球的人逐步多起来了。现在球队还剩5个人是球队成立时的元老”。王老叹了口气“哎!其他老伙计都走了”。说到这里,老人家脸上露出些许感伤。稍许,他调整了下情绪,“好在基础打好了,好多新人不断加入。到现在,队长已经换了好几任了”。“现任队长初吉江就是那时开始打球得,是队里最活跃的,技术最高打得最好的!不仅自己打得好,还作指导,带着大家练”。王老夸赞起初老来了,只见初老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起来,指着闫老对笔者说:“闫老从球队成立一直打到现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88年被安排当教练至今,现在还担任着荣成门球组委会主任呢!”。他加重语气道,“闫老是荣成门球发展的有功之臣”。重复了几遍,生怕笔者漏掉他的话。“在闫老的鼓动下,荣成前些年就实现了月月有比赛,仅市区就8支队伍参赛。还有季度赛、循环赛、专项赛......等等”。闫老接过话茬:“其实也不光俺们自己闹腾,这事儿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体育局、老干局、妇联、老年体协等都从各方面支持”。闫老一脸感激说道,“尽管如此,门球还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大家都希望早些成立门球协会,把自发的变成有组织的运动,这对门球发展有利”。老同志们纷纷同意闫老的说法。谈到打球收获,老队长王树仁总结道:“打门球出健康,出团结,出和谐,还能增进人际关系,促进交流,联络感情”。说到这儿,老同志们纷纷讲起自己的感受“家庭支持很重要,老伴、子女从各方面支持帮助,出门打球没有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初老接着说道:“所里很支持很照顾,每次外出比赛,所里都是车接车送”。对所里工作的满意溢于言表。 按照老同志们的介绍,笔者勾勒出这支球队的榜单,队长:初吉江83岁;教练:闫荣信82岁;队员:刘玉芳85岁;王树仁83岁;王德英 83岁;张增德 80岁;刘淑秀(女)80岁;王秀英(女)80岁。还有6名没到场的队员:郑秀娥(女)84岁;孙文芝(女)79岁;邓秀云(女) 81岁;张启华(女)79岁;王振华 76岁;许秀英(女)80岁。笔者玩笑道:“这样看来,孙文芝就是你们的‘队花’了哈!”老同志们都会意地大笑了起来!笑声惊动了场边看球的观众,一双双惊异的目光看了过来,大家这才意识到动静大了些,继而降低了谈话和笑声的分贝。 (请看下一节继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