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292|回复: 13

转发:谈 规 则 修 改----- 《2011规则》修订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06: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2-1-4 18:52 编辑

转发《门球之苑》2011年第八期文章

编者按:2011门球竞赛规则已经正式出版,围绕规则中新修改的内容,从6月底上饶培训班结束后一直热议到现在。有人认为这些修改内容是对门球运动的一场“革命”,它能促进门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是门球迈向市场化的重要举措;有人对规则修改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对一些修改条款的可行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担心会引发新的“一边倒”现象,使门球比赛失去应有的观赏性。  
究竟该如何看待和理解新规则,编辑部特邀《2011门球竞赛规则》修订组专家和读者朋友进行交流
谈 规 则 修 改
《2011规则》修订组
     《2011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出台后,我们从多种不同的渠道,听到许许多多有关新规则的议论。说句心里话,一部修改后的规则能够引起热议,不是坏事,它说明规则修改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对此,我们首先感谢朋友们对规则修改的关注和关心,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参与,《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1》才能成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尽量追求完美的全新规则。其次是想和针对朋友们的质疑和担忧,谈谈有关规则修改的设想和过程,算是是和大家的一次交流,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要出台2011门球竞赛规则?
       有朋友询问:2009规则仅仅使用了两年,为什么2011年又要修改?这种紧锣密鼓地修改是否说明2009版门球规则存在很多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之所以出台2011 门球竞赛规则,有以下三个原因:
1、外因
       2010年4月,国际门球联盟在日本东京召开裁判工作会议,讨论修改《2007国际门球规则》并制订《2011国际门球规则》。我国派出裁委会主任、国际级裁判关键参加会议。2010年9月,国际门联在上海召开理事会,通过了2011国际门球规则,会议还做出决定,2011年 4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规则,以后规则修改每4年进行一次。我国是国际门联成员国,为了和国际规则的修改同步,也为了尽可能地和国际规则内容接轨,所以有必要对2009规则进行修改。
2、内因
        2009版规则中,我们对双杆球的限制做出了试验性规定,这一规定对世界门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所以才会有《2011国际门球规则》中的“限双”内容。由于“限双”是第一次“吃螃蟹”,属于创新性条款,这一规定在执行阶段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与时俱进
        虽然这是一句套话,但也是一句千真万确的话, 门球要发展、要提高、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读懂它、喜爱它,规则需要大胆创新、需要简单明了,需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而逐步完善。
再说第二个问题。说起规则修改的年限,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我国第一步门球竞赛规则诞生于1985年,至今已有27年,27年当中,规则经历了大大小小10次修改,平均间隔年限为2.7年。这期间,有的修改间隔较长,比如1999规则和2004规则,中间间隔5年。有的间隔时间较短,比如2007和2009规则修改,分别间隔3年和两年。可见规则什么时刻需要修改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修改的频率快慢与此前规则修改的成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不能据此推断2009版门球规则存在很多问题。
(二)完全执行国际门球规则不行吗?
       在中国门球协会网站上,一位网友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国是国际门球联合会成员,既然有国际门球规则就没必要另搞一套规则,完全执行国际规则不行吗?
       国际规则是一部什么样的规则呢?估计多数朋友即使是看到了“真品”,恐怕也是难知其详,但是,只要你手头有2004版门球规则,那就是国际规则的“克隆”产品了,因为它就是完全按照2003版国际门球规则翻译过来的,甚至一些语法习惯也保留了译文的特色。
2004规则实施至今,7年多的实践证明,国际门球竞赛规则确实值得修改,原因是:
1、先天不足
       表现之一:赛制不合理。
      国际规则规定,每场比赛时间定为30分钟,每个球的得分最多为5分,每个球队的得分最多为25分。这一规定伴随门球“同生”,多年来大家都一直这么打,可是,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知道这一规定正是门球规则的先天性不足。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做个对比,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采用“限时不限分”的方法,每场比赛时间设定,比赛得分是不受限制的;而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采用“限分不限时”的方法,每场比赛设定最高得分,比赛时间不受限制。回头再看门球的赛制规定,无疑是 “货真价实”的 “双限制”,既限制时间又限制得分,这显然与竞技体育项目的赛制相悖,由此而带来的后遗症是:不敢争先恐后地得分、帮助对手撞柱得分(把对方提前过三门的球撞柱)、进一门时过多地放弃、比赛中过多地打耗时战。这些后遗症使原本节奏就很慢的门球运动更加“步履蹒跚”,失去了观赏性,因为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至今少有商家和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参与,致使门球运动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状。
表现之二:规则内容过于复杂。
        如果要评选竞赛规则的“复杂之最”,门球当之无愧。比如闪击行为,就要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各的界定和判罚标准,既不同却还有交叉,单是这一内容的犯规,详细罗列就有十多种,这些规定导致闪击犯规难理解、难记忆、难执行,许多 “吃裁判饭”的球员,虽经多年的风雨磨练,依然对闪击过程的犯规把握不准,时不时地会在这一阴沟里翻船。如果再细数国际门球规则,共8章24条,其中有关犯规的类别有9种,每一种犯规类别中又细分为多个小细则。小小的一个球类活动,其规则比三大球既多也难懂,一个外行人看三大球的电视直播,会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一个外行人看门球,结果只能是一头雾水。
2、水土不服
       表现之一:双杆球的规定。
       2010年之前,国际规则对双杆球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有本事你一场球八个十个随便打。因为国际比赛都是在天然草坪上进行,不是专用的门球场地,场地地面不平整,在那样的场地打球,双杆球难造也难打,所以不会出现多次打双杆的情形。可是我们这里的情形就不同了,我们使用的是沙土场地或人造草坪场地,场地平整,双杆球容易造也容易打,一旦一方首先打出双杆球,利用双杆球的“奖励政策”,会没完没了地造双打双,完全掌控了场上的局势,对方便只能“享受”看球的“待遇”了,这种一边倒现象使门球比赛没看头、没观众。所以,从2004年开始,我国规则的“附则”中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可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限制双杆球或多杆球”,到2009年,又在“附则”中对“限双”的办法做出了的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直接对国际门联产生了影响,所以才会有2011国际规则中的“限双”内容。
       表现之二:进一门的球门后碰撞他球的问题。
        对于这种情形,国际规则的规定为:撞击无效,他球恢复原位。这一规定在执裁中很容易引发矛盾,因为恢复原位首先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其次是若自球占位,他球恢复原位后,自球不同的放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这正是引发矛盾的根源所在。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呢?单靠批评教育或严格要求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唯一的办法是对它进行修改完善。所以,才会有“成功通过一门时,自球撞击一门门后球,撞击无效,他球移动有效,不需要回复原位”(《09规则》内容)的规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因为“先天不足”和“水土不服”,完全有必要对国际规则中条款进行修改,才能适应中国国情,才能有利于中国门球的发展和提高。
(解璀林执笔)



评分

参与人数 2票数 +4 收起 理由
淮阳光军 + 2 很给力!
小学生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4 07: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此文介绍,得知“规则”修改必要。但有不足之处,例如十秒超时犯规执行难的问题,球友反应强烈,而此文并未谈到。希望专家和明白人给予介绍。
发表于 2012-1-4 0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规则完全合理是不可能的。修改也是根据当前的需要稍作修改,以后呢?......再"完美"的规则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发表于 2012-1-4 07: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此类文字都避开回答“为什么取消角度双杆?”
没有哪位中国门球人提出过取消角度双杆的建议,规则制定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发表于 2012-1-4 1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天不足”和“水土不服”有必要对国际规则中条款进行修改。但规则不会完正无缺。
发表于 2012-1-4 1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还有其他缺陷,不信大家再想想!
发表于 2012-1-4 1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完全合理是不可能的不信大家再想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4: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取消角度双杆并不是中国所提,也不是中国门协所创。而是世界门球联合会所定。中国门协关键老师去参加国际修规会议的,会议时世界门联已将国际新规则印好了!(这些消息网上都有的)为什么?可能只有世界门联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规则我们要吸收采纳,制定新规则要有中国特色!
新的规则我们要贯彻执行,好意见下次修规应该采用!
发表于 2012-1-6 07: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后卫 于 2012-1-6 07:15 编辑

            国际门球规则限双规定的猜想

    2010年传出国际门球规则将出台新的限双规定,2011年4月,新的国际规则颁布,取消角度双杆的规定让中国的门球人感到莫名其妙,没有人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为此我冒昧地作如下猜测。
    1、是日本人的提议。由日本人首先提出限双,从几方面分析,似乎不太可能。在上海高东世界门球锦标赛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四角附近或在其它边线、边角造打角度双杆,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过去他们在天然草坪上称王称霸的辉煌战绩,与此有很大关系。若是他们提出取消角度双杆,等于自残,如此断臂义举,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他们从来也没有这种度量。
    2、提议出自中国的门球权威。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了。(1)、该项提议没有经过国内门球人的实践和认可,是一个闭门造车的产物。(2)、取消角度双杆会严重影响双杆技术(尤其是小球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行之有效的四角战术将不复存在,而技术含量不太高的门前门后双杆将大行其道。(3)、取消角度双杆固然可以遏制日本人在天然草坪门球场上称雄的势头,但这是以门球双杆技术的损失为代价,且有碍于门球技术的长远发展,权衡利弊,似乎得不偿失。
    从国内门球人不认可取消角度双杆,而中国2011门球新规则在这一点上却异乎寻常地与国际门球规则的完全同步,毫无一丁点坚持中国特色的意思(在得分不封顶方面却是非常坚定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哦)。是否可以间接验证我的第2种猜测,毕竟自己不能否定自己啊!

    以上所言,纯属推理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发表于 2012-1-6 08: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2-1-6 09:37 编辑

“从国内门球人不认可取消角度双杆,而中国2011门球新规则在这一点上却异乎寻常地与国际门球规则的完全同步,毫无一丁点坚持中国特色的意思(在得分不封顶方面却是非常坚定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哦)。”
老师说的太好了,国际规则我们要吸收采纳,制定新规则要有中国特色!有了这项"理论武器"我们的规则无论怎么写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改变的是要有中国特色!照抄的是国际规则我们要吸收采纳,左右逢源!而且避开了回答为什么取消角度双杆的实质问题。
发表于 2012-1-6 0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规则我们要贯彻执行,好意见下次修规应该采用!
发表于 2012-1-7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后卫的第二点猜想,我越想越感觉有理。
从国内舆论来看,中国门协早有在世界上争“话语权”的欲望,国际门协要修改规则能和中国门协一样不事先征求会员意见?所以中国门协肯定带了“中国特色”的一套修改方案去赴会, 国际门协当然会考虑中国的这样一个大成员国的意见,就有了部分吸纳中国意见的结果。这吸纳部分就是取消角度双杆。回到国内,我们自己就不能不取消了。
特别强调“要有中国特色”,不能“唯日本人马首是瞻”的中国门协为什么在角度双杆问题上放弃了原则?而且规则发表后对于为什么我们也要取消角度双杆,没有任何论述,一点理由也不透露? 网友们还能想出不同于上面的理由吗?
发表于 2012-4-16 2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规则我们要吸收采纳,制定新规则要有中国特色!
新的规则我们要贯彻执行,好意见下次修规应该采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