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3152|回复: 32

留下方寸地,让于后来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8 2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手留余香 于 2015-9-8 21:00 编辑

      制作门球比赛复盘图是一件很累的事,与拍一张照片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门球之苑杂志中“技战图”很多,但都好比象棋残局,棋盘上没有多少子儿,仅仅用于一例一议而已。至于完整的一轮比赛或完整的名将全场比赛的复盘图则少之又少。如果每一轮画一张图,全场就要5 ─ 6张图。按每一轮画一张图计,侧每张图要画25 ━ 40条走位线、标出相同数量的杆序号、安排相同数量的球体落位点。由于球体和场地的大小根本无法成比例,所以图上的球体落位点和事实位置大相径庭,实在是令人很无奈!
    以下是试画的一幅冠亚军决赛的第一轮复盘图。在这轮比赛中双方都没有留球,所以进一门的十只球的落位点和十条走位线势必挤在一起,因而矛盾尤为突出。为此我尝试在如下几个方面作一点改变:
  1.待续击的“过渡球”的落位点用“圆点”表示,不需要标出球号。
  2.把杆序号压在走位线上,取消“括号”。
  3.红球、红球的走位线、红球的杆序号均用红色标示。白球、白球的走位线、白球   的杆序号均用深蓝色标示。这样,分辨会比较直观清晰。
    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留给后来球1_副本.jpg

  复盘文字说明:
  ①球进一门,落位二门前一号位,离二线20公分;    (1.2.)
  ②球进一门,冲二门成功,奔三门一号位;           (3.4.5.)
  ③球进一门,冲二门成功,续击落位三角;           (6.7.8.)
  ④球进一门,撞击①球,①球出界,自球落位二门右侧门柱处;    (9.10.)
  ⑤球进一门,撞④球未中,自球撞二门右柱弹出,落位二门左侧;  (11.12.)
  ⑥球进一门,冲二门成功,自球奔三门前,落位②球和三门之间; (13.14.15.)
  ⑦球进一门,撞击⑤球,将⑤球闪送到四角,自球去三角接应③球;(16.17.18.19)
  ⑧球进一门,撞击④球,将④球送进二门盯住⑤球,自球撞击⑦球未果出界;(20.21.22.23.)
  ⑨球进一门,续击落位二门一号位;    (24.25.)
  ⑩球轻进一门,续击落位三门后与②、⑥球牵手。  (26.27.)



点评

谢谢老师的精心制做!  发表于 2015-9-9 05:43
谢谢老师上传的红、白球走线图,高!  发表于 2015-9-9 05:24
发表于 2015-9-8 21: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制图的高手,路线清淅.明了.

点评

只是建议,并非挑战原来的相关规定。谢谢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杂的制图清楚易懂辛苦了!谢谢!
201110291155154762.gif

点评

谢谢罗珊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2: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清晰地表示也是我追求的。
我很赞成你的一些措施:
    1,不一定每杆首尾都要有球,可用圆点代替。
    2,括号<>是画蛇添足。
我还建议:
  1, 红白球分色,但是不是白球都用蓝色,而是白方主动时都用蓝色,即白方闪击红球或白球顶红球出界,也用蓝色,这样线色就多一种含义。
  2,过一门的所有线全部省略(尤其是第一轮)。从续击开始。
  3,由于门已放大很多倍,所以不得分的球的路线,要避开门就很困难。所以过门得分者,线上加标记,无标记穿过门也不得分。
4,门是一条粗线,不要长腿。

点评

烨鹤老师好!谢谢您的点评和指导!制作复盘图很累,我估计在门网上没有人愿意干。闲来无事,随便说说而已,更何况与原来的制图规定有不相符之处!如果遵照原规定要求来绘制,我感到有些难。  发表于 2015-9-10 1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留余香老师的制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很明了,在此表示感谢!

点评

我对制图一窍不通,有机会去太仓向老师学习去!  发表于 2015-9-10 23:22
闲来无事,随便试试而已。谢谢牛老师的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58
闲来无事,随便说说而已。谢谢牛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制图高手,向您学习。

点评

不客气。  发表于 2015-9-10 15:33
谢谢歌声嘹亮老师的关注和点评!  发表于 2015-9-10 1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5: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制作的图清淅易懂、好!

祝老师

点评

谢谢海兰老师的关注和点评!  发表于 2015-9-10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6: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制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很明了,在此表示感谢!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5-9-10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手留余香 于 2015-9-10 14:47 编辑
烨鹤 发表于 2015-9-8 22:41
如何清晰地表示也是我追求的。
我很赞成你的一些措施:
    1,不一定每杆首尾都要有球,可用圆点代替。
...

      烨鹤老师好!谢谢您的点评和指导!制作复盘图很累,我估计在门网上没有人愿意干。闲来无事,随便说说而已,更何况与原来的制图规定有不相符之处!如果遵照原规定要求来绘制这一轮复盘图,我感到有些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7: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留余香 发表于 2015-9-10 14:43
烨鹤老师好!谢谢您的点评和指导!制作复盘图很累,我估计在门网上没有人愿意干。闲来无事,随便说 ...

1, 门球制图方便快速是我的梦想和追求。我在有生之年希望能为此做一点实事。2,用图复盘的确很累,目前不是爱好者所能完成的事,但是专业人士已经可以做到(门球之苑上有时就有完整的复盘),非专业人士如果有好的方法,经过练习也能完成。

3,复盘的难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实况的记录困难。要设计格式化的记录方案。(靠录像制图很难,因为信息不够)
4,不存在“制图的规定” ,别人的表现手法完全可以择优选用。 把线号里的<> 去掉就是很好的例子。不用顾虑别人怎么说。
5,盼有软件工作者来做门球制图专用软件 ,这需要 有人赞助。
能告诉我你用什么软件做的主题帖图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留余香老师你好,你的制图方法确是清淅易懂,我要向你好好学习啦!这可首先下载一套软件是吗?在下载中心下吗?叫什么软件名,清你老提示一下行吗?谢谢!

点评

请见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2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手留余香 于 2015-9-19 21:58 编辑
烨鹤 发表于 2015-9-10 17:04
1, 门球制图方便快速是我的梦想和追求。我在有生之年希望能为此做一点实事。2,用图复盘的确很累,目前 ...

   烨鹤老师,首先谢谢你关注我的帖子。对于你在给我的回复中所提之建议,再探讨如下:
你在前一个回复中有如下一条建议:
2,过一门的所有线全部省略(尤其是第一轮)。从续击开始。
    对此,我明白你的意思:因进一门有很多条走位线重叠在一起,不清晰。我想是否可以这样处理:把各球靠近一门的半条走位线省略掉,保留不重叠的一段走位线,用来标示杆序号。如下图:

   留给后来球1_副本_副本.jpg
你在后一个回复中表示了如下的困扰:
    3,复盘的难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实况的记录困难。要设计格式化的记录方案。(靠录像制图很难,因为信息不够)    对此我深有同感,要把比赛当时的每一杆球的走位都正确地记录下来是十分困难的,要比制图困难得多。如果一旦记录有误,或中断了某一个环节,就根本无法理顺、无法把图继续绘制下去。我曾经多次尝试按照录像来记录实况都未能如愿,往往会有不少环节没有被摄录进镜头。
     5,……能告诉我你用什么软件做的主题帖图吗?
    我使用的是“美图秀秀”软件。我感觉很方便,几乎是可以随心所欲。



点评

谢谢回复,赞成你的办法,其他问题 同感。  发表于 2015-9-19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06: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制作的图清淅易懂、好看又好懂!谢谢老师,学习了!

点评

谢谢你的关注!  发表于 2015-9-20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10: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的是“美图秀秀”软件,好的我试试吧!谢谢了老师!

点评

请见回复!  发表于 2015-9-20 1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