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电之花 于 2011-12-13 17:33 编辑
2010年的十一月,荆电之花女子门球队正式成立。那时,一起有近30人参加,分成两个队,一队跟着胡吉明教练学习贴脚打法,一队跟着黄天慧教练学习随意打法。两位教练各有千秋,队员们对门球的兴趣也有大有小。 如今一年过去了,除了有几个家中有事暂时离开门球场外,还有20几个人一直在坚持着,也逐渐入“门”。门里门外,小小的球儿都成了我们每天的牵挂。这一年来,我们组队参加荆门市门球月赛,从最初的小组赛垫底,到晋级进入高一轮的队伍。喜悦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又因为在下一次的月赛场上失利被打回“原籍”,懊恼不已。有经验的门球人告诉我们,这是成长道路上必须的坎坷,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记住赛场就是战场,胜利属于勇敢者。 于是,我们总结了自己失利的原因:经验不足,球技不精,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苦练巧炼。寒风呼啸之中,有暖气的家显得格外温暖,但是大多数队员都选择去球场。为了找到手感,大家都不戴手套,任凭手儿在冬日的严寒之中红肿开裂;为了发挥贴脚打法稳准的特点,每个人一到球场就换下长靴,将脚伸进冰冷的单鞋里面。只要有利于球技的提高,冷点苦点都算不了什么。一棒好球能让大家忘记掉一切的艰苦,实在冷的受不了就轮换着当裁判,在跑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多日的辛苦终于换来了回报,在最近的一次月赛中,我们又晋级了。虽然只是荆电之花其中的一支队伍,但每个人都感到由衷的喜悦。我们现在虽然还是月赛中最低级的球队,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进入到甲级队中,去跟高手过招,去体验更高层次的比赛。 从利川百队门球邀请赛,到襄樊的省冠军分区赛,荆电之花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积极参赛。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一支团结向上,虚心好学的队伍却在赛场内外留下了好的口碑。范晓东老师亲自给我们授课,传授各种技巧;荆门市门协也多次派名教练亲临球场指导,甚至当初最不看好我们的那支由老师傅们组织的球队,也完全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主动的传帮带。于是,在荆门热电厂的门球场地上,常常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就是新老球队合在一起打球,再也不是那种各占一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了。 这一年间,我们一边打球一边在观望。全国各地的门球赛事。何时也会有荆电之花的身影?那些高手间的过招,那精彩绝伦的比赛,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起感受着门球人的喜怒哀乐。我们知道,距离理想的实现还很远,但终有一天我们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充满着期待。 打球一年间,有喜有忧。我们知道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是一片坦途,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荆电之花,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