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3361|回复: 28

丰台门球怎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赤马 于 2015-4-5 09:38 编辑

    四月三日丰台区第二十二届会员杯无精打采的落幕了。本届赛事总让人感觉有些怪怪的,先说几个现象:1、比赛现场沒有会标,外人根本不知道是何种形式的比赛,缺乏大赛气氛。2、历届会员杯参赛队都会有五、六十个队参加,本届只有三十几个队,参赛队之少可见一斑。3、即然是‘杯’赛,可赛后获奖球队却无杯可发(真可为名不副实)。以上现象可见网友宣传报导的图片。
    会员杯是本年度首次门球项目的重大赛事,组织的如此简单。恕我直言,有敷衍了事之嫌。我球龄很短,据老球友们讲,想当年丰台球势非常红火,凡精典赛事全国各地前来参赛达百余队。这几年则大不如昔。就北京范围而言,东城、通州、房山、顺义等地区频频组织各种形式的门球赛,可我区呢?2015年举办的第一项赛事,却办成为完成‘任务’而走形式的比赛,叫人还能说什么呢?
    还想说一个问题,丰台门球场在本市范围内其场地质量可算是首屈一指。这么好的设备有多少人使用呢?不知是否有过统计。虽然我打球时间不长,但给我的感觉是‘只见故人去,不见新人来’,每天见面的都是多年相识的老面孔。希望门球主管部门要做好组织及宣传工作,发展、壮大门球队伍。最近,我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了一支聋哑人门球队,这是件好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积极扶持他们开展好这项运动。
    组织如此层次的赛事活动,相关工作人员的酬劳和硬件的投资应该是不能减少的。有关 比赛经费的使用不好妄加评论,只是给参赛队员的纪念品,尤其是在有外阜队参赛的情况下,还是少发些类似洗涤剂、牙膏之类的物品。
发表于 2015-4-4 2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高见,本来现在打门球的人因年龄原因外出打球的越来越少,主管部门在不重视,年年如此,没有新的东西,没劲,有些地方是该换换新人,走走新路,谢谢评论。叫去参赛的队伍觉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4 2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师的帖子,觉得是有点怪,怎么连会标都没有呢?谢谢老师的报道!

点评

的确如此。  发表于 2015-4-5 0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0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感谢门球新人a老师发帖说出我们心里的疑惑。

点评

感谢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发表于 2015-4-5 17:10
感谢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发表于 2015-4-5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0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老师的主帖,内心有伤痛感。记得几年前,我以四川三自队的名义参加了丰台门协举办的卢沟桥杯门球邀请赛。当时全国各地很少有草坪球场,可丰台已具有规范整齐的八连片人工草坪球场,令所有外地参赛者羡慕。硬件设施,全国一流。卢沟桥杯门球邀请赛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品牌赛事(那时全国门球邀请赛少之又少)。比赛空闲间,我与门协领导闲聊起来,说了一些对门球发展有利的建议之类活语,对方听后表示丰台邀请赛,名声已在外,地处大北京,不请都会来(此系我的规纳,不是言者原话)。在对方给我这一印象后,我给我的队员预言:丰台邀请赛,肯定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不幸此事被我言中。丰台门协的现任领导们,时至今日,应该猛醒。调整思路,再见辉煌。以上是我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点评

谢谢友情回复。  发表于 2015-4-5 18:29
一年不如一年的产生,是有些主管部门对门球运动一不懂、二不会、三不学造成的。还有一则原因,门球是群众性极广的公益活动,需资金支持。对没有积极性的人来讲,谁去关心。谢谢老师的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5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08: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楼主反映的情况,我估计符合全国大部分地区、单位的现状。“今非昔比”、“只见故人去,不见新人来”、“很多球场闲起来”,是多地门球现状的真实写照。我县县城在用球场11块,经常打球的40左右人,场均3、4个人,比赛勉强凑上60人。
我县在唐山市范围,门球运动规模、技术可以说是最好的。

点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有些后人不珍惜前人的努力,只知坐享其成,久而久之,不仅国家资源造成了浪费,还伤了广大门球人的心。谢谢老师的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5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0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a先生说的太好了,“只见故人去、不(少)见新人来”,我们这里也是如此,人数减少了一半,八个球场(沙土)已荒废了四个半。如何振兴门球?真希望中国门协有所作为。

点评

老师所言极是。谢谢!  发表于 2015-4-5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门协的问题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可门球人又有什么奈何?

点评

谢谢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发表于 2015-4-5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6: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声嘹亮 发表于 2015-4-5 07:31
看完老师的主帖,内心有伤痛感。记得几年前,我以四川三自队的名义参加了丰台门协举办的卢沟桥杯门球邀请赛 ...

    一年不如一年的产生,是有些主管部门对门球运动一不懂、二不会、三不学造成的。还有一则原因,门球是群众性极广的公益活动,需资金支持。对没有积极性的人来讲,谁去关心。谢谢老师的关注。

点评

谢谢友情回复。  发表于 2015-4-5 1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5-4-5 08:26
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楼主反映的情况,我估计符合全国大部分地区、单位的现状。“今非昔比”、“只见故人去,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有些后人不珍惜前人的努力,只知坐享其成,久而久之,不仅国家资源造成了浪费,还伤了广大门球人的心。谢谢老师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17: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雄鹰 发表于 2015-4-4 22:11
看了老师的帖子,觉得是有点怪,怎么连会标都没有呢?谢谢老师的报道!

谢谢灿烂老师的证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17: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见故人去,不见新人来”我看这是大部分地区的门球现状,我们这里就是如此,每年参赛的就那么一些老面孔,现在打门球的人70岁左右就算是年轻的了,唉,怎么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17: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距离较近,早在20多年前,北京丰台举办巾帼杯和卢沟桥赛事,我们是常客。如今,场地换了三个地方,两大赛事依然在办,但规模和影响已大不如从前,丰台的今天,这实际是全国基层办赛和现状的缩影。如何走出困境,是一盘难以下好的棋。

点评

感谢狂人老师的关注,老师所言让本人对门球的前景略有伤感。任何事物的发展有起伏是正常的,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常言道‘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还是解决好‘车头’的问题,比较现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11:27
狂总所言极是。  发表于 2015-4-5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5-4-5 17:54
因距离较近,早在20多年前,北京丰台举办巾帼杯和卢沟桥赛事,我们是常客。如今,场地换了三个地方,两大赛 ...

    感谢狂人老师的关注,老师所言让本人对门球的前景略有伤感。任何事物的发展有起伏是正常的,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常言道‘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还是解决好‘车头’的问题,比较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说啥,要发扬好传统,盼望丰台门球再现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1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