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A 于 2011-12-5 08:14 编辑
中国互联网有广阔言论自由空间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网络管理有效地维护了网络秩序,推动了中国网络言论自由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中国对互联网的管理,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明确规定了网络自由的范围,列举了禁止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9类信息,主要有: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信息;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信息;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信息。
这些法规规定的限制十分明确具体。
在这些限制之外,中国互联网有广阔的言论自由空间。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达3.84亿,网站达368万个,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亿多个博客,网民每天发布的博客文章超过400万篇,各类论坛每天新增的帖文更是难以计数。中国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博客、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手机短信交流思想,表达意见。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我们目睹了中国言论自由范围的急速扩大。中国网民的意见成为中国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成为中国民众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官员都十分重视民众在互联网上表达的意见,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注重通过互联网征求民众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