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5-3-2 17:47 编辑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各项体育活动都应为此做出贡献,门球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只有门球才能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其它户外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明显的有年龄限制性,而门球则没有。前不久,我看到狂人的一个帖子,回顾同朱德禄先生的交谈,整理了一个“朱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门球要“全民皆打”:服务对象要打破年龄层次,鼓励老也打、中也打、青也打、少也打,男女老少全民皆打,使门球入社会、入家庭。看来问题早就提出来了,而且提得很好,但一直没有认真的抓落实。对老年这一块是重视的,向其他群体的拓展重视不够,现在后继无人的问题已经明显的暴露出来,拓展的工作再不能不抓了。
1、门球在目前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老年为主这一点不会变。要再造门球辉煌,还要着重抓好老年门球活动,要对老年门球运动做一次再发动的工作。当年门球兴起的时候,一是领导重视,二是相关部门下了很大工夫去抓,因此,离退休人员尤其是有不少退休的领导都走进了门球场,致使门球运动发展得很快。现在的情况变了,不少地区相关部门不再那么认真的抓门球了,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都不愿打门球,有的退下来的领导觉到打门球有失身份;其他人员有的认为门球运动量太小,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有的认为门球场上风气不好,是是非之地不愿来;更多的是感到门球看不懂,不好学,一时半会儿赶不上趟,怕人笑话,如此等等。面对这种状况,有必要搞一次中老年门球的再次发动工作,不然,完全靠自发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萎缩。 2、下决心启动在职人员的业余门活动,这一块活不起来,后继无人的问题就很难解决。目前各地也有些人利用业余时间打门球,但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各级领导和相关的部门并不那么支持,有的甚至还制止。如果能像发动全国农村门球大联动那样,支持一下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把它看做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况就会好得多。
3、少儿门球活动要在巩固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搞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
4、多办赛是繁荣和发展门球的好办法。就以我们这里为例,过去每年至少师老干局搞一次,门球协会搞一次,还会有几个单位搞邀请赛,这样长年总是接连不断的有比赛,运动显得很活跃,门球人的积极性也高。但是现在不行了,各单位的邀请赛都不搞了,总是攀比纪念品和奖金,越攀越高,搞得大家都无力搞了。所以,以后的比赛应该坚持一个原则:有经济来源的搞竞技性的,没经济来源的搞康乐型的,不收报名费,也不发奖金、纪念品,基层的比赛应以这种康乐型为主。
5、根本的出路是改革创新,解决难看懂、没人看和对青壮年人吸引力不大的问题。(将另发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