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13 14: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甘鸿 于 2014-11-13 14:07 编辑
赛事开幕式轰轰烈烈,闭幕式冷冷清清,台下只剩领奖的几个队,人数比台上的还少,主办方尴尬,承办方难堪,赞助商懊悔,深感上当——这是多数赛事状况。这是一块砸品牌赛事的“砖”,承办方应该尽量设法避免。
“不打到最后看不出结果”的编排,恐怕难以做到。但,1、收取报名费、发纪念品(以宣传赞助企业为主);2、适当减少奖金份额,给参赛队象征性的吃住补助;3、收取参赛保障金。纪念品、补助的发放、保障金退还都放在闭幕式之后——这些办法能否起到“砸砖”的作用?
门球,平时玩,不论什么水平、不论什么条件,成年累月,上场就是“国际规则分拨打”,结果打跑了几百万人;而正式比赛闭幕式懊悔之“砖”,则砸
跑了成千上万的赞助商。(赞助门球比赛多为“一次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