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441|回复: 9

论撞击球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21: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雾灵山豹 于 2014-10-2 12:22 编辑

  在F1*S1中,S1实际上有两段:S1a和S1b。S1a是退杆距离,S1b是进杆距离。F1*S1=F1*(S1a+S1b)=F1*S1a+F1*S1b。那么有球友要问,前面这个F1,它的作用方向是与目标反向的,进杆吸收的能量应该减去退杆吸收的能量,才是本球真正携带的能量。其实,能量没有方向,只有大小,是一个标量。不管力从哪个方向赋予本球能量,它都是在增加本球携带的能量。如果还不好理解,我就只能用能量的转换来进一步解释。我们在退杆时,赋予本球的是动能。我们的退杆过程,是锤头钟摆过程,见图19:
135202mooi20fekge0w0ko.jpg
当我们杆停止退时,动能就转变成势能:mgh,而保存在锤头中。随着锤头改为前进方向,这股势能又转变成动能,而与双手赋予锤头前进的新动能叠加,共同传递到本球上。结论:双手赋予锤头后退的动能是与双手赋予锤头前进的动能叠加的,最后共同传递到本球上。搞清楚这个结论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两个道理:退杆力和进杆力虽然方向相反,其增加锤头的动能是叠加的。退杆距离和进杆距离虽然方向相反,其增加锤头动能的作用也是相同的。即:传递给本球的能量=F退杆*S退杆+F进杆*S进杆。有了上述的公式做理论基础,我们澄清对退杆的错误认识:1 退杆给了负能量,减少了前进的正能量,还得增加前进的发力,使出杆更加不稳定,等于帮了倒忙。2 退杆增加了球杆的偏差,应该尽量少退杆或者干脆不退杆。第一种说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在前面已经阐明了,不再赘述。第二种说法很难驳斥。于是,受到极大部分球友的追捧,成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风景线。
  我的观点是:尽量减小发力,增加力的行程,来使本球获得同等的能量。我的理论基础是:肌肉发力产生的误差与肌肉发力的大小呈指数曲线上升。力的作用距离越小,越得使用暴力,暴力产生的误差,不是两倍地增加,而是4倍,8倍,甚至16倍地增加。所以,我主张减少发力,增加力的作用距离。
  然而,中国特色的门球,场地光滑,本球不需要多少能量,跑得很远。走出国门,天然草皮就不行了。中国式的正面击球,锤头都在胯下运动。由于场地光滑,只需要1/8的圆周距离,就能将本球击出两个门球场。1/8的圆周距离,是胯下击球的极限距离了。国外的侧面击球,可以3/4的圆周距离击球,所以他们击出的球能量大,跑得远,适合天然草皮。外国人的发力比我们小,却击出比我们跑得远的球,原因就是力的作用距离是我们的六倍:
     3/4 ÷ 1/8=6
  采用胯打式击球,力的作用距离可以达到1/8圆周,那我采用双贴脚呢,更得小,也就是1/16圆周。因为我的锤头不能越过脚后跟,所以作用距离又得比胯打小一半。正因为我采取的双贴脚姿势,力作用空间小,我才极力主张不能取消退杆距离,相反,在条件许可下,还要尽量增加退杆距离!
  减小退杆,使我感到别扭。特别是不退杆,原地拔葱,更使我难以忍受。我特别喜欢钟摆式击球,往后一退,紧接往前一摆,特别悠闲自得,潇洒自如!就像坐在秋千上,悠哉悠哉!你看老式座钟:
213408kxmr85oxq7x5pr5v.jpg
  “的达,的达......”多么清脆悦耳!我击球就特别欣赏这么“的达”一声,正中目标。利川晨曲老师:您好!
  关于钟摆圆心的使用,得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1米左右的小距离球,粘,擦(小距离走位),靠,顶,制(角)......。手掌以腕关节为圆心做钟摆,小臂和大臂不做摆动,稳住,完成好支撑任务。3-10米中距离球,小臂以肘关节为圆心先做小钟摆,紧接着掌骨以腕关节做较大钟摆。10-25米大距离球,大臂以肩关节为圆心先做小角度钟摆,紧接着小臂以肘关节为圆心做稍大角度钟摆。紧接着掌骨以腕关节为圆心做大角度钟摆。所以,小距离只有掌骨钟摆,中距离有两个钟摆复合而成,远距离是三个钟摆复合而成。
  




点评

从图上看,钟摆的轴心在肩窝处而不在手腕上。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14-9-30 06:18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五口井人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9-29 22: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样理解老师的论述:双贴脚打法尽量少退杆,不知对否?
但击球后槌头上扬的高度对击球准度和力度有无关系?请赐教。

点评

相反,是尽量长距离退杆。  发表于 2014-9-30 06:01
您的理解错矣!我有这么一段论述:“正因为我采取的双贴脚姿势,力作用空间小,我才极力主张不能取消退杆,相反,在条件许可下,还要尽量增加退杆! ”不知您注意否?  发表于 2014-9-30 0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0 06: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零开始 发表于 2014-9-29 22:26
我这样理解老师的论述:双贴脚打法尽量少退杆,不知对否?
但击球后槌头上扬的高度对击球准度和力度 ...

    有道理。退杆是蓄力量,如同压缩弹簧一样,击球力量是退杆和进杆力量的叠加。减少肌肉发力,借助钟摆力的释放,减少误差。所以主张退杆的必要性,和增加退杆距离的优越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0 06: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E7%9C%8B%E5%B8%96%E9%95%BF%E7%9F%A5%E8%AF%86.png.thumb.jpg.thumb.jpg
谢谢雾灵山豹老师的报道!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30 0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川晨曲 发表于 2014-9-30 06:15
有道理。退杆是蓄力量,如同压缩弹簧一样,击球力量是退杆和进杆力量的叠加。减少肌肉发力,借助钟摆 ...

利川晨曲老师:您好!
  关于钟摆圆心的使用,得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1米左右的小距离球,粘,擦(小距离走位),靠,顶,制(角)......。手掌以腕关节为圆心做钟摆,小臂和大臂不做摆动,稳住,完成好支撑任务。3-10米中距离球,小臂以肘关节为圆心先做小钟摆,紧接着掌骨以腕关节做较大钟摆。10-25米大距离球,大臂以肩关节为圆心先做小角度钟摆,紧接着小臂以肘关节为圆心做稍大角度钟摆。紧接着掌骨以腕关节为圆心做大角度钟摆。所以,小距离只有掌骨钟摆,中距离有两个钟摆复合而成,远距离是三个钟摆复合而成。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4-10-3 2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