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初学者 于 2014-8-23 21:46 编辑
情系门球 老有所为
----记柳林县门协主席郭廷文同志
任爱民
柳林县门球协会成立于2009年11月,年逾古稀的柳林县原政协副主席郭廷文同志当选为首届门球协会主席。从此柳林县的门球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航程。
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门球事业高起点
“以人为本”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根本。柳林门协成立之初,门球事业几乎是从零起步。吸收人员参加门球活动是当时的工作重点;修建场地在寸土寸金的柳林县城区成了开展门球工作的难点。老郭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鼓励自己:“万事开头难,”“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日夜穿梭在城区仅有的几处空地上,经过反复比对筛选,确定场地。由于老郭的工作热情打动了分管领导,批准门协分别在县体育场和贺昌烈士陵园修建了3块人造草坪门球场。有了球场再找球员,老郭把目标锁定在自己当年的同事和卫生、教育系统人多的特点和经常去球场锻炼的市民上。经过老郭苦口婆心的动员,原政协主席马冬梅,副县长刘凯成,人大副主任刘福喜,李彦斌,检察长雒湘泽、等十多名退休县处级干部组建了县团级球队参加门球运动,原县医院院长冯瑞岐动员卫生部门的20多名离退休干部组建了男女两支球队参加门球运动,由50多名市民相继组建了青龙男女队等6支门球队。门球运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郭工作旗开得胜,春风得意。
二、覆盖盲点合理布点,门球事业新亮点
老郭当选门球协会主席以来,柳林县的门球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协会多次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嘉奖。门球运动工作得到全体柳林门球爱好者的交口称赞。但老郭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他对柳林门球事业的真正追求是:起步于城市,然后由城市带动农村一起发展 。让更多的人享受门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乡镇农村,工厂、学校是柳林县门球运动的盲点,老郭通过“树典型、再扩散”的方法,在乡镇农村、学校陆续修建人草草坪球场,发展农村闲散人员和青少年队员。避免了好多人员参与赌博、吸毒、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农村修建球场和组件球队,由城市球队结对一起进步成了今年门球事业的新亮点。
三、攻克难点走出拐点,门球事业攀高点。
尽管柳林县门球事业发展速度不慢,但基本处于康乐型阶段。没有竞技水平。因此屡次比赛成绩都不理想。这是制约柳林门球发展的关键。老郭从心底明白这一点。老郭多次召开门协会议,研究决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决定实施:“一请,二教,三练”工程,提高柳林门球运动整体水平。一请,就是请知名教练来柳林执教,请优秀运动员来柳林指导。二教,就是编写门球辅导资料教门球基础理论知识,手把手教门球技能技巧,县城队员与乡镇队员结对帮教。三练,就是每天组织队员进行基本技能技巧训练,月月组织比赛进行实战演练,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赛事进行检验。仅2013年柳林门协就举办了19次赛事,417场比赛。通过有效实施“一请、二教、三练”工程,柳林门球克服了竞技水平不高的弱点,走出了多年参赛成绩不好的拐点,门球事业攀登到了新高点。在2012年中冠赛吕梁市选拔赛中,我县运动员赵晋军、李全保分别获得个人第一、二名,2013年中冠赛山西赛区选拔赛中,柳林县门球代表队获得山西省团体第六名的佳绩。任爱明同志还多次在全国门球杂志发表文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郭对门球事业的执业追求,忘我的敬业精神,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和平易近人的亲和力感动着所有与他交往的人,无怪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郭”。这也真正才是老郭这么多年情系门球,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得到的最高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