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5-4-24 03:16 编辑
门球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所谓门球,是指在一块长25米宽20米的场地上,设置3个门,红、白各5个球依次分别通过一、二、三门,最后再撞中柱得分,谁的得分高,谁就取胜。比赛可以是团体赛,10个人分两个队,一个队打红球,一个队打白球;也可以个人赛,两个人比赛,一人5个球;还可以双打比赛,一方两个人,一个人打2个球,另一个人打3个球。门球比赛不但有比赛规则,而且还有裁判员执裁。 据江都市卫生局原局长王朝岳同志介绍(现龄73岁),参加门球活动,不但使他过上愉快的晚年生活,而且治好了他的“失眠症”,下面是笔者与他采访的内容: 他说,当时上级有关部门动员一些离退休人员打门球,江都卫生系统就有30多人参加,大家也希望我参加,但我就是不感兴趣。原因是觉得门球节奏慢、运动量小。我打过几十年篮球、乒乓球,后来改练太极拳,感到门球“不够味”。好几位朋友反复向我介绍门球的乐趣,我就是听不进去。过了四五年,借着门协改选的机会,我的老朋友、门协会长连续动员三四次。我的夫人也说:你这几年坐在电视机前时间太长,有碍健康,大家这么热情,我陪你一起去打球吧!在盛情难却之下,我们勉强走进门球场。没想到仅仅打了两天球,我就有一种一般健身活动所没有的全新感觉。从此,打门球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十年来不论寒暑,乐此不疲。 他还说,打门球最初的感受是节奏慢,松弛、舒缓,有点象高尔夫。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会到门球有其他通常健身项目所缺乏的乐趣。打门球有点像童年时代做游戏,趣味很浓,这是因为它将球类丰富的技巧与棋类深奥的谋略结合在一起,精彩纷呈,变化莫测。再后来,参加门球技战术的系统培训和多层次的赛事,进一步拓宽了视野,逐步掌握门球运动的内在规律,觉得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很多。 最后,王局长深有体会地说,打门球使我有了重要的收获,概括起来是三个“良”字。一是良友。到了球场就感到心情舒畅,这几乎成了条件反射。球场上嘻嘻哈哈,有为打出好球喝彩的,也有给坏球进行风趣评说的等等,门球就好像好朋友一样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二是良师。门球技战术内容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是大家都很明白的。同时,比赛时球友之间常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使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和他人每一杆球的好坏,这样人际关系就比较紧密。打门球能使人学得互相体谅、宽容和忍让。门球赛事中的安与危、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战术选择的多样性等,都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参加打门球后,我无意中对这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使我这个退休干部思想水平有所提高。门球象一位好的老师,能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这是不争的事实。三是良方。我年轻时就经常失眠,打门球前有十几年睡前都要服安眠药。参加打球后,每天在场上走走看看,蹬蹬站站,晚上就有一种很舒适的疲劳感,不但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高,食欲也有所改善。同时我们也看到,门球场上没有多少身体严重超重的,也没有在打门球的人中看到有发生老年痴呆等多发病的。至于对人的精神、体质的调节作用,都能从生理学上找到依据,所以门球是我们健身祛病的良方。 总之,我感到门球从整体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希望广大的中老年朋友积极投身到门球活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