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楼主: 门球狂人

研讨门球的改革与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凯 发表于 2009-12-19 20:26:06 |只看该作者
6.竟技门球的含义?
所谓竞技,就必须要以体现其更高、更快、更强为宗旨,对竞技门球来讲,它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场地标准。二、偶然性低。三、速度快、节奏感强。四、赛制科学。五、高要求检验球员实力。(个人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人心宽 发表于 2009-12-27 08:06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门球规则的变更
一是不要相差国际门球比赛规则太远(因为我们时不时还要参加国际比赛,要适应国际比赛氛围);
二是要让大多数我国门球人乐于接受;
三是要使我国的门球水平能有所提高、更具有观赏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门球队伍更大、更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发表于 2009-12-27 21:48:03 |只看该作者
苏凯建议:如今后制订国内规则,正文应该完全执行国际规则精神。中国特色全纳入附则,......附则条款可完全不受正文束缚。

狂人观点:支持苏凯建议。
1.国际规则实行"拿来主义",用于国内"康乐门球"。(其利大于弊且好处多多,现暂不作展开)
2.另起炉灶实行"创新改革",用于国内"竞技门球"。(其发展前程广阔且独具魅力,引导门球潮流)



发表于 2011-10-30 1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和许多体育项目相比,还属于年轻的业余项目,必然在发展和完善中。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对门球来说,仍是一个大课题,而且是长期的任务。
发表于 2011-10-31 2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网上看到并下载过2011年门球规则 ,附录一上说"国际规则双杆球无次数限制",今天看到官网上路凡的一篇文章上说"国际规则限双"。我今天发了个贴子"不知谁说的是真的?"。特在这里请教门球狂人A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夙愿 发表于 2011-10-31 20:45
在本网上看到并下载过2011年门球规则 ,附录一上说"国际规则双杆球无次数限制",今天看到官网上路凡的一篇文 ...

我在霸州,今日返涿州。把您的电话短消息发给我。我给您联系。狂人电话 13933975335
发表于 2011-11-1 15: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发表于 2011-11-2 22: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门球和其它体育项目比部了,门球项目现处萌呀时期,所有改革得慢慢来。
发表于 2011-11-3 07: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规则不断完善,观赏性也会越来越强,观众也会越来越多,门球发展也会越来越快.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8: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涿州老球友见我常问:咱涿州现在玩的是康乐门球还是竞技门球。我笑答曰:您的一个“玩”字就回答了您提的问题。咱涿州玩了25年多了,真正的竞技门球还没有出现。
    细思,竞技门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答案肯定是有的。只是现在还没人见到。

    有人说,世锦赛是全球水平最高的赛事,它就是竞技门球。我以为:此言为时尚早。狂人观摩了其全过程,认为它可算是门球的竞技化,有点竞技的意思,但,还算不上是竞技门球。
发表于 2011-11-3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规则变化看门球发展

◎国际级裁判
关键




《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是门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门球运动进入中国已近二十年,这期间中国门协对《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进行了七次修订,每一次的修改都有其特点和背景,沿着规则修改的路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门球运动的发展轨迹。


一、门球运动需要规范


门球运动于1983年由日本传入我国,随之传入的还有《日本门球竞赛规则》。门球运动的迅速扩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对日本规则执行和理解产生分歧,中国门球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自己的竞赛规则。1985年4月在上海卢湾区首届全国门球训练班上,国家体委推出了《门球竞赛规则(试行草案)》。此时我国门球运动还处于开创阶段,技、战术还都较为简单,《85规则》参照日本门球规则,根据比赛的一般需要,制定了五章24条,总计7干余字。虽然它印刷简单,只能称为“小册子”,但它对我国门球运动的统一规范和门球竞赛工作的起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的《85规则》曾作过如下规定:1.击球员在主裁呼号之前进入赛场判进场犯规,取消击球权;2.教练员在限制区内指挥,踩比赛线和触界外球即判犯规。除教练员以外其他人均不得对击球员发出指示,第一次违反时给予“警告”,第二次则判罚取消击球员的击球权;3.双方参赛队员(除击球员外)不得进入限制区,踩限制线即为犯规;4.对触球犯规的判罚,一律是把自球拿出界外;5.闪击时,放置的他球要“紧靠”自球,不能改踩球;6.裁判员只设主裁、副裁两人。显然,这些规定现在有的已取消,有的进行了调整。


二、正式规则出台


1985
年至1987年间一大批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加入到门球队伍的行列,我国的门球人口急剧增加,一下子发展到50多万人,门球运动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随着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变化,打球时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问题《85规则》已不能解决。这时国家体委适时地在1987年哈尔滨第二届全国门球训练班上正式颁发了《门球竞赛规则》。


《87规则》共有六章45条。在《87规则》中过去一些较含糊的概念得到了澄清,特别还增加了技术性条款,为裁判员执裁提供了具体、明确的依据。《87规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 1.教练员只能对本队球员进行战术指导,不得对技术性动作进行提示,队员不得与击球员讲话;2.明确在闪击对方球时必须在放球前指示方向,指示方向后不得再改变方向;3.闪击时脚踩的自、他球允许有缝隙,但自球不允许在脚下移位;4.未经申明而放弃闪击为击球无效,同时申请放弃闪击和续击为双重放弃犯规;5.将触球犯规分为“触滚动球”和“触静止球”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由于《87规则》的非技术性规定较多,在执行时又产生许多矛盾和争议。特别是在“闪击时自球在脚下移位”、“指示方向犯规”、“碰球、踩线”、“技术指导犯规”等尤显突出。


三、加入世门联后规则的修改


1989
年我国加入了世界门球联合会。为了和国际门球运动接轨,我国在世界门联1989新修订规则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门球规则进行了修改,并于1990年4月在河北唐山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门球训练班上公布,并同时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门球竞赛裁判法》。此次修改使之概念更加明确,规则更趋合理和完善。闪击的完整概念就是在这次规则中给予明确的。《90规则》对规则作了如下改动:1.击球员向场外人请教,或教练员向击球员进行“技术指导”立判犯规;2.击球员第一次击球击错球时判触球犯规,续击时击错,则判取消击球员该场比赛的资格;3.闪击时自球在脚下只要不是明显移位可不判,两次以上踩球不再受限制;4.撞击后两球不到10厘米时,不得申请放弃闪击。



这次出台的《裁判法》对我国门球裁判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要求,对我国裁判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门球规则的大变革


1991
年12月,在北京丰台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门球训练班上,世界门球联合会业务次长沟田雅彦和系长铃木哲带来了世界门联将对国际竞赛规则进行重大修改的消息:规则将减少和取消与技术动作无关的限制和规定(包括击球动作),使门球运动简单化;执裁采用三人制以加快比赛节奏。这是门球运动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经过1992年“中日友好门球邀请赛”国际新规则的试用,同年8月中国门协下发了《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部分修改条文的通知》。此次规则修改的主要理念是,不是击球员就没有犯规。规则中规定:在比赛场地增设自由区和两个“待机区”;增加队长的权力和义务;强调了“8秒”提醒;对界外球进场或又出界做出了就近放置的规定;采用主副裁判交换制(一杆换位),增设一名记录员;修改了“撞击”、“出界”判罚的手势;国际门球裁判用语为日语和英语。


五、进一步完善、调整规则


1992
年的《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部分修改条文》存在着文本不完整、叙述不全面的问题。1994年4月中国门协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门球训练班上重新颁布了《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


《94规则、裁判法》在以前规则和条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加正规化.尤其是在裁判员配合方面的论述,更加全面,更条理化。规则对“妨碍比赛”作了明确解释并规定了处理方法;对裁判员失误从裁判法的角度规定了操作方法;明确了球门线的概念;改变了闪击犯规时他球的放置位置;并在裁判法中对裁判员的临场工作、配合原则以及判断处理等诸多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94规则、裁判法》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我国一部比较完整、全面的门球法规文件。


六、尊重国际规则、坚持中国特色


1995
年6月世界门联在东京国际门球裁判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国际门球裁判员制度》,并对国际规则进行了再次修改。为尊重国际规则,中国门协依据《95国际规则》对我国门球规则和裁判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了再次修改,于1996年4月陕西宝鸡全国门球裁判员、教练员学习班上予以公布。


这次修改既坚持了与国际规则的基本衔接,考虑规则的国际性、统一性,又结合中国国情兼顾合理性、可能性和灵活性。既考虑了规则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又考虑了对不良状态的适当限制。这次修改是对《94规则》部分条文的充实和调整。规则新增了正式比赛三杆不过一门取消比赛资格的条款;做出了“专职教练员必须在待机区指挥”的规定。这完全是中国特色。这次修改对《95国际规则》中一些难以掌握或无必要的修改未予采纳。


《96修改条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变动:1.场地尺寸可以选择幅度,但不能是正方形;2.开球的“起始线”改为“起始区”;3.槌头尺寸可在幅度内变化,材质不再受限,槌柄长只要求在50厘米以上;4.击球员不准放弃击球和闪击;5.击球员携带物落下触及球时,不判犯规:6.球与球、门、柱呈接触状态时击球员只要触及即为触球犯规:7.撞击一门后的球无效(如自球过门后撞击了他球,自他球均停在比赛线内,不作为双杆球)。


七、规则的再次整合、理顺


《96修改条文》出台后,人们在使用规则时既要研究《96条文》,还要翻阅《94规则、裁判法》,很是麻烦。中国门协对中国门球规则又一次进行了修改。1999年7月在河南洛阳全国门球裁判员、教练员学习班上推出了现行的《门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这次规则的修改坚持了以保护比赛双方机会均等、保证比赛连续进行为原则,使规则更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裁判员的判定。此次修改还参照了其它竞技体育项目规则,在许多相同概念上进行了统一。


在《99规则、裁判法》中明确了:1.红队满25分时,白队还有一次击球权;2.进一门时,门后他球可以申请临时移位;3.因门、柱的震动间接引起贴靠球的移动不成立;4.击球员携带物触及球时为犯规;5.撞击时被撞他球不动也成立,如自他球密贴时必须使他球产生动态;6.“有效、无效”改为“成立、不成立”,“合法、不台法”改为“正当、不正当”,“槌头端面”改为“击球面”,“起始区”改为“开球区”,“待机区”改为“替换席”。


纵观规则十多年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当今门球运动正朝着重个人技术能力、重全队战术配合和加快裁判工作节奏的方向发展。那些与技、战术无关,且影响比赛节奏的规定愈来愈淡化,甚至有的已划入体育道德范畴。可以预见,今后还会有一些非技术性规定动作会逐步取消。


总之,门球规则的演变影响着门球运动的发展,门球运动正在逐渐走向成熟。门球爱好者对门球运动的理解也通过规则的一次次修改得到了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任何项目的发展都与其所奉行的规则密不可分。规则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每一修改并不是对前次的否定和摒弃,而是继承和完善。各个时期的规则都代表了当时历史阶段的规律和需求,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要求,这就需要有新的规则与之适应。因而,我们的规则修改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几年的实践朔门看到,《99规则》也存在着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相信在我们广大门球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努力下,门球规则将更加完善,更趋合理。让我们大家通过不断地学习,加深对门球运动“真谛”的理解,进而统一对门球规则、裁判法的认识。
发表于 2011-11-6 1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发展,发展的门球。
    改革的创新,创新的改革。
   
发表于 2011-11-7 10: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猜想:四年后,新的门球法规有可能完全取消双杆球,那样竞技性会更强。这也是个人的愿望。
发表于 2011-11-7 16: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国门球的发展献计献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1 2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