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楼主: 中点柱

2014年第二届河南.安阳“ 红旗渠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将于10月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0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4-7-9 23:03
这是河南安阳市的又一品牌赛事,如果赛事不冲突,争取参加。因为安阳的老朋友们太多了,顺便去看望你们了。 ...

谢谢关注欢迎参加时间改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8: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2014年第二届河南.安阳“红旗渠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圆满成功!

点评

谢谢关注欢迎参加  发表于 2014-7-10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2014年第二届河南.安阳“红旗渠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圆满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8: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喜欢门球的灵性》、《快乐吉祥》、《向往》、《新乡快乐人》、《球迷铁牛》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关注。由于赛事重叠,时间稍有变动,请各位老师注意报到,比赛和开会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邯郸门球人》、《祥云》、《宇宙战车》、《绿衣使者》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关注,由于赛事的重叠,时间稍有调整,请各位老师注意报到、比赛、开会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2014年第二届河南.安阳“ 红旗渠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圆满成功!
   安阳人民和安阳门球人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球友来安阳传经送宝、观光旅游!
DSC0202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禾火 于 2014-7-10 09:28 编辑

                  安阳,简称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航空运动之都,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251833312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心悦》、《门球中将》、《发展门球》各位老师的关注和支持!由于赛事的重叠,时间稍有变动,请各位老师注意报到、比赛和开会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1979年,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北吴庄发现佛造像埋藏坑,挖掘出土2895件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是目前所知建国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邺城遗址也是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
   091353qqrgowo11s1o150w.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禾火 于 2014-7-10 09:27 编辑

         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商代从盘庚帝辛),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1]
安阳殷墟是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1961年,殷墟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092537k7ks96exbu96xef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墟遗址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遗址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包括宫殿、宗庙区,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王陵区和平民墓地等部分。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包括司母戊鼎、三联 和 尊等著名的精美青铜礼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包括单字5000多个,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意 义:安阳殷墟遗址是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地,为研究商代晚期历史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3]

093153jn6zzq2k2q42qa2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禾火 于 2014-7-10 09:39 编辑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殷墟遗址主要包括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 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 公顷。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4]。殷墟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自公元前1319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5]《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殷墟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灭亡后,这里逐渐沦为废墟。1961年3月,殷墟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殷墟被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遗产的第(ii)、(iii)、(iv)、(vi)条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3月19日,殷墟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6].
W0201303073471560831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地,与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
      它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殷墟王陵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殷墟遗址。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标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等。目前,殷墟王陵遗址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公园
093830hnp1r1ods29nf2s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殷墟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肯定。
        从2001年4月,安阳殷墟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5年多来,安阳市政府先后投入2亿多元巨资,编辑制作了申报文本及其2个补充资料,拆除各类建筑21万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20公里,绿化19.7万平方米,全面治理了殷墟周边环境。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探索遗址的展示方法,既保护了深埋地下的遗迹,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提高了文物遗址的可观赏性。特别是安阳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动文物的殷墟博物馆博物馆投资3000万元,由安阳市政府承建,藏品由社科院考古所提供,双方共同管理博物馆的事务。这种中央单位与地方政府合作双赢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考古成果社会化、普及化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殷墟遗址打造成了具有较高质量、兼顾保护和展示的大遗址公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禾火 于 2014-7-10 09:49 编辑

发掘过程      
       1899年,金石学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后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9-11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