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2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打门球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论起与门球结缘,也有近二十年。
1976年,我被调到单位的后勤部门上班后,其中一项工作任务就是为离退休的老同志们服务。1986年,单位门球队成立。那时侯,门球运动刚刚在我们这里兴起,市内还没有球场。据老同志们回忆,第一次“建场”时,他们带着我们给买来的皮尺、球门和线绳,按照球场的标准,临时把线拉起来,栽上球门、中柱。其条件和现在相比那可艰苦多了。
1989年,单位利用一块闲置的地新建球场。我负责门球场的电气安装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新球场建起后,我们又把为门球队的服务列入首要工作日程。门球队需要的用品,我们负责为他们购置,门球队设施出现异常,我们负责协调维修。时间久了,渐渐地与门球队老同志们的感情深了起来,平数里到球场时,老同志们总以“来打两杆”作为“酬谢”。
转眼到了2006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数月后,我被门球队“收容”了。我和球友们在老同志们的精心指点下,除了坚持白天打球外,晚上还要到球场练习一到两个小时。遇着雨雪天气,要么到市内滨江球场去打球,或者在门球网站里学习新知识,给自己“充充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几年来的门球“生涯”,最大的收获有三:一是在技术、理论水平小有提高;二是经常到兄弟单位打球,结识了不少的球友;三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适应了气候环境变化,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几乎连感冒都没有患过。
我觉得这个缘结得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