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晨曲的这篇文章很有创意,特此转来,供大家欣赏。
在击球瞄准过程中,都强调四点一线,即目标,自球,槌头前端,槌头后端。在击球过程中,都强调盯击点。这些都是基本技术,但是槌头前后端是联动的,目标也只有在抬头瞄准扫描时在一条直线上,当低头看击点时目标就只剩下残留映像了,残留映像有的人明晰,有的人模糊,有的人转眼就消失了,所以有的人就不停的前后扫描,不断地加深映像记忆,一旦映像消失,当退棒击球时,眼盯击点,由于槌头前后端联动,结果就只有槌头前端和自球击点两个点了,此时如果槌头有微小扭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要保持三点一线,必须把肚脐眼也作为参考点纳入瞄准击球的统一体中。肚脐眼处在人体正中且相对稳定,瞄准时将目标,自球,槌头前后端,肚脐眼,四个点放在一条线上(肚脐眼位置既可看也可感知)。当低头看击点目标映像消失以后,尚有自球,槌头前后端,肚脐眼这三个点存在,瞄准后只要保持肚脐眼相对稳定,退棒击球时,只要槌头前后端在自球和肚脐眼这条直线上运动就行了。要有意识的把肚脐眼这个点纳入瞄准击球中,不断地感知球棒运动在这个点和自球目标这条线上,久而久之条件反射就会得心应手了,特别是双贴打法,只要瞄准以后向肚脐眼退棒击球效果都很好。(如果脚底下不停的动来动去,肚脐眼随着身体移动或没有感知肚脐眼的存在,这个点也就没有了参考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