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4-1-1 18:28 
堂吉诃德走了,但他走的像个英雄;
也有人走了,但走后一片骂声;
我们也都会走,走后也会有一片议论;
评价人物堂吉诃德
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上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桑丘·潘沙本来为当“总督”而追随堂吉诃德,后看无望,仍不舍离去也正为此。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
那么,总体来说,作者在否定堂吉诃德荒诞的行为中带着一些歌颂和落寞,堂吉诃德是一个悲壮的人物,因为他所坚守的准则已经不再属于正在发展的时代,也就是他落伍了,那些荒诞的行为和他的失败代表着那个充满传奇和带有一些神话色彩的功绩的世纪已经过去。而堂吉诃德是如此的理想主义,沉溺于自己的信仰中不肯放手,最终结束了他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