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门中将 于 2013-2-2 19:40 编辑
主动纠偏“验方”
杨门中将
以前击球,特别是分球,总是习惯性“左倾”,偏离基准线 0.8-1.0厘米 ,所以瞄准时只能被动地、有意识的向右边偏移0.8-1.0厘米,才能达到 预想的效果。后为了主动纠偏,摸索了一些办法,使瞄哪打哪的准确度有所提升。现简介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1、采用双贴脚。缩短球杆(80厘米左右),槌头距自球2厘米左右,距脚尖8厘米左右。槌头点地,槌尾微翘。试杆舒缓轻柔,击球短(撤杆15厘米以内)促(急促)有力。高瞄(上身微躬,球杆顶端稍前推与自球顶端及目标连成一线以利瞄准)低打(弯腰的同时下手顺势下移至合适位置),正瞄正击。注意撤杆至15厘米左右将要击球的瞬间,要有一个极短暂的停留(犹如开车换挡抬离合器至联动接合位置的感觉),然后顺势出杆。 2、采用单贴脚。球杆长短随意,“左偏”贴左脚,“右偏”贴右脚。尽量穿专用贴脚门球鞋,按“试杆舒缓轻柔,击球短(撤杆15厘米以内)促(急促)有力。”及“注意撤杆至15厘米左右将要击球的瞬间,要有一个极短暂的停留”的操作要领出杆击球。
3、无论采用双贴脚还是单贴脚击球,发力瞬间两眼不要死盯自球3.75厘米处击球点,视野要顺瞄准连线上移至自球最高点(7.5厘米)或球体中心前沿(距地面约5厘米)处。对于击球习惯“左倾”或“右倾”的球员,对近距离目标看得越“具体”,击球时越容易造成“偏移”。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样,越是盯着前轮,越是不易把握方向;越是目视前方,越是容易掌控。
自我纠偏体会,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