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门球运动是由欧洲盛行的Croguet传入日本北海道后,在1947年12月,经由日本人铃木荣治(又称铃木和伸,改名所致)先生的改良精简而成的,他将球门由6个精简为3个,每队由六至八人改为五人,场地也规范化为长15~20米,宽20~25米。该运动十分适合当时处于恢复重建时期的日本,也体现出许多日本人特点:一是该项游戏使用器材简单经济:(一个木槌,三段直径6毫米n型铁筋插在地上当门,一根铁棍立在场地中当柱)体现日本人勤俭节约特点;二是比赛用地很小,体现出日本国土面积小,人们珍视土地的特点;三是比赛用时短 (十秒必须击球,30分比赛就结束),体现日本人节奏快,争分夺秒工作的特点;四是门球比赛是5人配合游戏,体现日本人办事讲协作,互助和团队特点。他发明此项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给二战后没有玩具的贫困孩子一个简单的游戏,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当时的儿童接受。到了1978年以后,门球运动在全日本各个地区的中老年人群中逐渐风靡。 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假如将三种说法串联在一起,那就是真正门球起源史。在中国古代由“捶丸”发源,13世纪传入法国形成槌球(Croguet),17世纪以后传入意大利、英国,到18世纪逐步发展形成门球,1947年在日本被改良精简而成现代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