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745|回复: 14

“三问推演”训练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0 1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yushu 于 2011-3-10 10:23 编辑

   “三问推演”训练法
   
“三问推演”训练法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这是门球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如何搞好门球的技战术训练,确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还没有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门球训练体制、机制、制度、教材、规划、师资、设施以及检验、考核、评比等完善配套、正规成型的东西。特别是在基层门球人群中,“以打代练、以玩代练“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门球向高水准、竞技型发展的步伐。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技战结合、研(讨)练(习)交融的“三问推演”训练法,供各位球友参考。

     所谓“三问”,就是对训练中的每一杆球,教练员和击球员都要回答三个问题。

     击球之前:

       一问教练员——做什么?即某号球听到裁判员呼号后,做什么?如:开局阶段,是一门留驻?还是击球进场?进场以后干什么?中、终局阶段的每一杆球怎么打?

       二问教练员——为什么?即某号球采取如上技战术行动(措施)的理论依据、战术意图是什么?

     待教练员回答后:

       一问击球员——做什么?即依据教练员的指令应该做什么?自己有什么想法?(意在了解击球员对指令的领会、理解程度;检验教练与队员的战术意识是否趋同)。

       二问击球员——怎么做?即具体到每一杆球应该怎么打?依据是什么?

     教练员、击球员回答完以上两个问题后,所有参训者各抒己见,研讨争辩。最后由训练组织者归纳梳理,分析利弊,统一思想,确定方案。

     方案确定后,进入推演阶段,击球员开始击球。待击出的球停稳,依据场上所形成的最新态势,以及必然造成对己方的利弊条件等,紧接着向击球员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即形成场上当前态势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谈谈个人的战术构想。

     击球员回答完,教练员再回答第三个问题——怎么办?依据场上所形成的最新态势,说出下一、两步的战术构想和理论依据。

     击球员、教练员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参训者和组织者重复前面的做法。

     整个训练过程,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步步推进,层层剖析。这样做,由于研讨的时间多,实际打球的时间少,按一天6—8个小时训练,极有可能打不了(完)一场完整的球。但做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准的竞技型球队,只有这样练,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往前走。既练应用技能,更练战术思想。研练的过程,就是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了解,熟悉思路,摸清特点,融汇磨合的过程,从而使球队的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久而久之,定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无声胜有声。浑然一体,不分彼此,默契配合,如同一人。经常参加“三问推演”训练的同志都深有感触。他们说:“表面上看,我们是少打了几杆球,可实际上比毫无目的地整天打着玩儿,收获要大的多!”。大家把“三问推演”训练形象地比喻为——算明白帐,做明白事,打明白球,当明白人!这种训练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参训者对每一杆球都做到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说到底,门球训练,无论技术、战术,还是技战术综合训练,都是一项强脑力劳动。必须静下心,稳住神,钻进去,走出来,琢磨透了再打,打完了再琢磨。摸爬滚打,反反复复,契而不舍,持之以恒。惟有如此,才能练出真功夫,悟出新内涵,达到新境界。“咋咋呼呼一阵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打代练,以玩代练”……,如若纯为康乐,无可厚非;如若打着“练”的旗号,那就是在欺骗自己、枉费光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海棠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0 12: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新作,有创意,有开拓精神,有完整的理论思路:victory:我一连看了3遍,也没看够,收获很大,受益匪浅:handshake
发表于 2011-3-10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正在摸索着训练我们的队员呢,今天看到“三问推演法”训练方法,下午到球场就学着用。:P
发表于 2011-3-10 1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因为大多数队都是业余的,所以系统训练的不多。赵老师的训练方法既科学又实用,对正规队的训练大有益处。
发表于 2011-3-10 14: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大多都是业余门球队,按正规训练的不多。赵老师的训练方法大有益处,应该推而广之。
发表于 2011-3-10 14: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赵老师的帖子发不出去。
发表于 2011-3-10 14: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后显示,吓我一跳,我认为电脑坏了。
发表于 2011-3-11 07: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训练竞技队伍中是较好的训练方法,但在自己单位的队伍中很可能是行不通的,都是退休人员翅膀都长的很硬。
发表于 2011-3-11 0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方法对队员的战术意识会有很大的提高,也使教练与队员能配合默契,对教练也有好处,是训练的好方法!
发表于 2011-3-11 17: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问推演”训练法》值得推广,适合竞技球队,还可以结合技术统计训练。
发表于 2011-3-13 0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1-3-14 2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三问推演训练法”非常之好。尤其非常适合于临出战前的代表队训练,必须经过这种研讨性训练才能使代表队在技、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发表于 2011-3-19 14: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问推演训练法”非常之好。
发表于 2011-3-19 2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好训法,启发多多,收益多多,
发表于 2011-3-21 1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学习赵老师的三问推演训练法,非常有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