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随着高科技不断进步、各行各业技术水平都在飞速发展。人类手工作坊式的工作,不断被更先进的机器制造所代替。
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现在越来越不被大家所重视。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这不仅使我想起:中国门球协会成立于1987年,同年8月8日中国第一届门协在北京成立。1989年10月中国加入了“世界门球协会,1991年5月中国又加入了“亚洲门球联合会”。
中国门球运动便在中国各届门协及各地门协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和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中国第四届门协主席高小军、秘书长张娜的领导下,并由张娜秘书长一手建立了门球官网论坛,从此开创了门球运动网络时代。
华北油田门球队终于获得首个世界传统体育大会冠军;在上海高东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门球首个世界锦标赛冠军便被稳稳捧入囊中。
中国门球运动从此发展神速,创新改革、创新发展已走在世界门球运动前列。
首座门球博览馆建成。首部《门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出笼。《2011规则》冲破“得分封顶”的桎梏,开创了门球运动“得分不封顶”的新天地。
回想起这一件件、一桩桩,都使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唯独只有一件事一直在我心中留有遗憾。
永别了的“球球双杆球”使我终身难忘。
1、精彩的“球球双杆球”总是在逆境中能够发挥作用。
2、“球球双杆球”的精彩,取决于:战术指挥正确;地点选择适宜;球球组合得当;火候时间把握得好;造打技术成功。
3、顺风顺水的“门、球双杆球”必须有一个历经磨难的“球球双杆球”相陪伴,门球运动才能更精彩、更完美。
4、如今的门球运动,“球球双杆球”已经绝迹,“门、球双杆球” 虽然存在,但处处被设防限制、威力已不像当年。
以往改革的呼声:取消界外球、取消闪击、彻底取消双杆球的呼声在我耳中仍然有骚动的余波。
我喜欢门球!我喜欢闪击球!我喜欢双杆球!我喜欢现有门球的一切!
希望在门球运动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门球人、特别是对门球运动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一些人,能够正确看待在门球运动中具有特色、具备重大作用的一些内容,改革不要太绝情。改革可以更慎重些、改革步伐可以循序渐进、切记:宁可改革步伐小点、切不可盲目冒进。
苏绣、湘绣、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浏阳花炮、李渡烟花、川剧变脸、潍坊风筝、甘肃庆阳剪纸、浙江乐清刻纸……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球球双杆球:在门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现在已经灭绝,双杆球也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现在门球人能否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进行发掘、恢复、整理并加以保护呢?免得若干年以后会后悔。
我相信这将会成为是门球运动历史上十分有意义的一件工作和尝试。
我想:门球人是会有人支持的。至少我会支持、感激,并愿意记住此事一辈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