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46|回复: 11

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3 1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随着高科技不断进步、各行各业技术水平都在飞速发展。人类手工作坊式的工作,不断被更先进的机器制造所代替。
     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现在越来越不被大家所重视。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这不仅使我想起:中国门球协会成立于1987年,同年8月8日中国第一届门协在北京成立。1989年10月中国加入了“世界门球协会,1991年5月中国又加入了“亚洲门球联合会”。
     中国门球运动便在中国各届门协及各地门协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和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中国第四届门协主席高小军、秘书长张娜的领导下,并由张娜秘书长一手建立了门球官网论坛,从此开创了门球运动网络时代。
     华北油田门球队终于获得首个世界传统体育大会冠军;在上海高东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门球首个世界锦标赛冠军便被稳稳捧入囊中。
     中国门球运动从此发展神速,创新改革、创新发展已走在世界门球运动前列。
     首座门球博览馆建成。首部《门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出笼。《2011规则》冲破“得分封顶”的桎梏,开创了门球运动“得分不封顶”的新天地。
     回想起这一件件、一桩桩,都使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唯独只有一件事一直在我心中留有遗憾。
     永别了的“球球双杆球”使我终身难忘。


     1、精彩的“球球双杆球”总是在逆境中能够发挥作用。
     2、“球球双杆球”的精彩,取决于:战术指挥正确;地点选择适宜;球球组合得当;火候时间把握得好;造打技术成功。
     3、顺风顺水的“门、球双杆球”必须有一个历经磨难的“球球双杆球”相陪伴,门球运动才能更精彩、更完美。
     4、如今的门球运动,“球球双杆球”已经绝迹,“门、球双杆球”  虽然存在,但处处被设防限制、威力已不像当年。
      以往改革的呼声:取消界外球、取消闪击、彻底取消双杆球的呼声在我耳中仍然有骚动的余波。
     我喜欢门球!我喜欢闪击球!我喜欢双杆球!我喜欢现有门球的一切!
     希望在门球运动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门球人、特别是对门球运动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一些人,能够正确看待在门球运动中具有特色、具备重大作用的一些内容,改革不要太绝情。改革可以更慎重些、改革步伐可以循序渐进、切记:宁可改革步伐小点、切不可盲目冒进。
     苏绣、湘绣、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浏阳花炮、李渡烟花、川剧变脸、潍坊风筝、甘肃庆阳剪纸、浙江乐清刻纸……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球球双杆球:在门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现在已经灭绝,双杆球也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现在门球人能否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进行发掘、恢复、整理并加以保护呢?免得若干年以后会后悔。
    我相信这将会成为是门球运动历史上十分有意义的一件工作和尝试。
     我想:门球人是会有人支持的。至少我会支持、感激,并愿意记住此事一辈子!
     


点评

我也喜欢,球球双杆。我郑重呼吁::保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发表于 2025-3-23 17:31
谢谢老师的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报道!  发表于 2025-3-23 14:17
我是2000年退休后学打门球的,从58至今打门球25年了。“球球双杆”是我们最得手的双杆球,经常利用金边银角制造球球双杆,要求每个球队要有制造双杆的能手、准确打好双杆的高手。现回顾那时打球真是爽至今难忘!  发表于 2025-3-23 12:40
我是1997年退休后学打门球的,从53岁至今打门球28年了。“球球双杆”是我们最得手的双杆球,经常利用金边银角制造球球双杆,要求每个球队要有制造双杆的能手、准确打好双杆的高手。现回顾那时打球真是爽至今难忘!  发表于 2025-3-23 12:33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输赢一笑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3-23 12: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1997年退休后学打门球的,从53岁至今打门球28年了。“球球双杆”是我们最得手的双杆球,经常利用金边银角制造球球双杆,要求每个球队要有制造双杆的能手、准确打好双杆的高手。现回顾那时打球真是爽至今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2000年退休后学打门球的,从58至今打门球25年了。“球球双杆”是我们最得手的双杆球,经常利用金边银角制造球球双杆,要求每个球队要有制造双杆的能手、准确打好双杆的高手。现回顾那时打球真是爽至今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14: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16: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门球的浓烈激情,我支持你!并对你的个别文字,如“永别了的“球球双杆球”使我终身难忘”加黑以示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0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甲子 发表于 2025-3-23 16:05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门球的浓烈激情,我支持你!并对你的个别文字,如“永别了的“球球双杆球”使我终身难忘” ...

谢谢大家的支持!您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发表意见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4 1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球球双杆球:在门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现在已经灭绝,双杆球也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现在门球人能否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进行发掘、恢复、整理并加以保护呢?
撞击双球双杆球(球球双杆球)还不能算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内,现代门球是由日本人发明的(不可否认)。
在正式比赛中,得分不封顶、取消撞击双球双杆球(球球双杆球)、允许使用各式样的槌头是依中国门球运动的特色以及中国门球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4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获得双杆时的兴奋,我也历历在目, 但是球球双杆太容易获得了,获得后威力又如此之大。

所以我以为,要保留球球双杆,就要适当降低获得后的好处。
球门双杆,就比球球双杆难很多, 但是好处却一样。
所以我主张门球人要下功夫改规则使得好处和难度相适应,并且 永远不要 “限” (限制某一种打法的次数。)。
建议大家想出办法来。比呼吁更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