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灶镇关工委德育课教案) 退休教师 夏益民 2024.03 同学们: 我受镇关工委领导委托,给大家上一堂关于《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新人》的德育课。 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纪念日,前后经历半个多世纪,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 现在,我先向各位同学介绍一下雷锋同志的简要生平。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了奋斗和奉献。雷锋在7岁时失去了父母和兄弟,成为孤儿,后被六叔奶奶收养。 1954年,雷锋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他在乡政府担任通信员,后被转移到望城县委作公务员。1957年,雷锋加入了共青团。1958年,他到团山湖农场工作,并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他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1960年,雷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被分配到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雷锋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更在于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包括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以及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的英年早逝让人们深感悲痛,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接下来我向同学们介绍下雷锋同志的九则感人故事: 故事一: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 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故事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为什么呢?因为雷锋经常出去做报告,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一天,雷锋坐火车出去做报告。他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主动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忙个不停。 有人劝他,说:“看把你累的,都满头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笑着说:“我不累。” 换车的时候,一出站口,雷锋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妈妈,原来是把车票丢了。只见那位妈妈浑身上下翻了个遍,车票还是没有找到。雷锋不由得上前问道:“大嫂,你到哪儿去啊?怎么把车票弄丢了?” 那位妈妈着急地说:“俺从山东来,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怎么办啊?”雷锋听了,说:“大嫂!你跟我来吧!”雷锋领着她来到售票处,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张车票,塞到她的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就要开了。” 那位妈妈手里拿着车票,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笑了笑,不在意地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故事三: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在部队里,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帮助同班战友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每逢年节,雷锋想到服务和运输部最忙,便叫上同班战友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帮着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故事四:有一次,雷锋和战友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以前这条河上有一座木桥,可不久前被河上游漂下来的木头给撞跨了。村民就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 雷锋和他的战友经过这条河时,看到河上没有桥,有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雷锋正在过河的时候,河边来了一个人,一个残疾人,从地上爬过来的。 雷锋的战友看到这个人都捂着鼻子,赶紧走开。因为这个人一身猪粪狗屎,披头散发。 那个残疾人在河边停下来,嘴里喊:“解放军同志们,帮帮我,我要过河!" 其他的战友都躲,这人太脏了,只有雷锋不躲,他一把将残疾人背过河,还专门等这个人办事完,又帮忙把他背回来。 战友们都对雷锋同志竖起大拇指,说:“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 故事五:雷锋和战士们经常要长途跋涉去执行任务,有时候是崎岖的山林,有时候是险恶的河流,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奉献青春。 可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雷锋和战友,那就是鞋子经常在半路上破了。很多时候,有的战士光着脚赶路,等回到营地,一双脚已经是血肉模糊。 雷锋看到此情此景,非常难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大家。 雷锋向营地周边的鞋匠请教补鞋的.技巧,自己又买了胶水、针线、胶皮,随身携带。 后来,在远行军的时候,雷锋利用休息的空隙,帮助别的战士补鞋,战士们都非常感谢雷锋。 雷锋说:“我们是战友,都是解放军战士,能让祖国和人民放心,是我最大的心愿。” 故事六:雷锋所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牛家屯,雷锋经常去那里帮助群众。 牛家屯里有一户人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了,不幸都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四十多岁,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帮生产队放牛赚工分,哥哥二十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弟弟十二岁,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料理家务。 雷锋看到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帮助他们。可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 雷锋想到一个好主意,帮助十二岁的弟弟,教他读书识字。 于是,雷锋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牛家屯教弟弟文化课,还帮助弟弟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弟弟非常聪明,一年就学会全部小学的课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还小的朋友读书识字。 大家都夸弟弟,弟弟说:“多亏了雷锋叔叔帮忙!” 故事七:有一次,雷锋同志出差来到云南,他一到营地就闲不住,去百姓家走访。 在一个村寨中,雷锋发现很多老人小孩都生病了,他问村民:“怎么不去看医生?" 村民说:“我们这里缺医少药,村里的亲壮年都被征去开发北方去了,我们又生病,又要干活,病得越来越厉害了。” 雷锋看得很心疼,他想到了中医,想到了针灸,用几根银针就能治病,这可是又省钱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他跑到昆明,请教名老中医,又买了书籍,自学针灸,常常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学了三个月,就学会啦。 从此之后,他每天去帮村民做针灸,还真医治好了不少人。 故事八:有一次,雷锋去沈阳出差,在沈阳的一条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雷锋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婆,七八十岁的样子,正倒在地上哼哼呢。此时正是11月份天气,寒风刺骨,地上冰冷,再这么躺一会儿肯定要冻病。 雷锋向围观的群众打听,原来这个老太婆要过马路,却不小心摔倒了,可没人敢去扶,害怕老太婆反咬一口,如今这个世道,这种人太多了。 雷锋二话不说,将老太婆背到背上,过了马路,然后问老太婆要去哪里,老太婆说要去女儿家,女儿家不远。雷锋又把老太婆背到她女儿家。 老太婆的女儿一把拉住雷锋,说:“走!走!找你们领导去!你把我妈撞成这样,你要负责!" 雷锋,吓得一阵哆嗦。还好这个时候老太婆说:“女儿啊,这个解放军是个好同志,多亏了他,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雷锋这才脱身。雷锋心想,虽然这次做好事差点惹祸上身,但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要去做。 故事九:有一个星期日,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了。”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了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只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人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有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了十几车,脸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了。工地上的人都很纳闷:“哪儿来了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了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了抹嘴,又推砖去了。 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了。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的时候,尖嗓子的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 来,问雷锋: “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你问这个干啥?” “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 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走了。 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那天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 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我应尽的义务。” 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了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走。 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 雷锋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了工地:“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接下来,我再为同学们选读六篇雷锋同志的日记: 日记一: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日记二: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九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日记三: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日记四: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量。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日记五:一九六零年八月二十日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日记六: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 1960年11月8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今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最崇高的理想。我激动的心啊!一时一刻都没有平静。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了我的新生命。我在九死一生的火坑中挣扎和盼望光明的时刻,您把我拯救出来,给我吃的,穿的,还送我上学念书。我念完了高小,戴上了红领巾,加入了光荣的共青团,参加了祖国的工业建设,又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 同学们: 从刚才的几则小故事和几篇日记,可以看出“雷锋精神的实质:一是忠诚信仰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报国精神;二是助人为乐热心奉献的“傻子精神”;三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四是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是我们每个同学要深思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闪闪发光;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习雷锋同志“艰苦奋斗精神”。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天平增加爱的砝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作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要继承雷锋精神,并用一生的行动,保管、经营、弘扬这笔财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干大事要从小事干起,做好事也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并且长久坚持下去。我们学习雷锋,不仅是做好人好事,而且要把这种精神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同学们: 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雷锋叔叔在他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22年,但他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同学们,我们要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奋学习,永不满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争当新时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毕生力量。 作业: 一、坚持写学雷锋日记,每周至少一篇; 二、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三、积极参加“讲雷锋同志的故事、讲身边学雷锋的故事、讲自己学雷锋的故事”的“三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