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子互联网课堂 前言 2020年6月,应门球之苑的安排,计划在网上开设“花甲子互联网课堂”,可能是疫情和我本人身体的原因,此事搁浅了。近日我发现了这个材料,觉得对网友是会有些帮助的,于是决定稍作修改加工发到门球网。 其实,这里的有些篇章我早就发到过中国门球网,时间久了,也难觅其踪,还是系统的发布一次。 这个讲座目前是十六讲,以后可能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网友的需求可能还会增加,那是随遇而安吧。 第一讲网络宣传在门球活动中的历史 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的。随时时代的发展,门球活动被引进互联网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随着1978年我们全面实行离退休制度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到了领导者的面前,那就是这些大批的老年人退休生活很枯燥,需要引入新的运动活动项目。到了八十年代初,二战后在日本兴起的门球恰好适应了我国的离退休人数的剧增,从而被引进到我国,与此同时互联网与门球结也下了不解之缘。据官方资料介绍,互联网+门球始于张娜担任中国门协秘书长期间(2004-2008),中国门协官方网站华奥星空门球论坛第一任版主是张娜,第二任版主是于洪立,第三任版主是张广纯,第四任版主是章德良(路凡)。 也就在2004年以后一些民间的门球网站也纷纷成立,其中坚持最长久,规模最大的要数中国门球网,现改为“门球网”。这个网站是贾向飞创建的,其本意是为了其父母打门球有个球友相互交流的园地,因为贾向飞年轻人还在创业阶段,无暇顾及网站的日常管理,第一任版主是军旗,第二任版主是花甲子,后来门球狂人接任总版主,花甲子改任管理员。中国门球网是当时几个民间门球网站最活跃的一个,会员超过十万,建立各级各类版块几十个,上网人数最多是一天有1600人登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4G网推出微信之后,网站的活动方式和参与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G推广之后,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也是门球宣传工作的一大进步,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