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8| 40
|
关于中式“三球” |
点评
认真搞新槌球(或称之"中式槌球"),至少应该先弄一二个像规则模样的东西。以为可以用简明扼要几百字陈述就能做到"易于理解,便于应用",这是对竞赛规则的浅薄认识。
新槌球与门球的最大不同,仅就打法规则而言,是用贴击来代替闪击。然而从历史的演变进程看,却是用闪击代替了贴击。贴击和闪击孰优孰劣自有公论,应该是各有所好吧!
见"3撞击":门球在"擦撞"他球时,也要考虑把自球撞到什么位置。所以在技术运用上没有区别。区别仅是相碰撞的自球和他球,门球要求自球到位,新槌球则要求他球到位罢了。
见"3撞击":门球打法中有"顶撞"技战术,要求将对方球撞顶出界,而自球留在界内。还有所谓的撞击自球"派送定位球"的技战术打法。可见,门球并非都"是打上不出界为目的"。
见"4闪击和贴击":并不清楚贴击的具体打法和规则。我猜测"贴击"应该是不用脚踩住自球的打法,动作相对简单,这是优点。缺点是槌头容易击到他球。
见"6方向":实际上,新槌球和门球擦边都只有左右正三个方向,新槌球贴击和门球闪击都有360度全方位任何方向。因而仅就"方向"而言,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点。
见"9重复撞击":新槌球规定"得分后没有重复撞击(续击时可以撞击贴击过的他球)"。是只要有得分就可以吗?即不论是自球还是他球的得分;不论是撞击时还是贴击时的得分,都可以"没有重复撞击"吗?
见"13触移动球":新槌球规定触移动球不算犯规。如果击球员在击球时做"连击"动作是否算犯规?
见"13触移动球":新槌球打法的对阵双方几名队员都可以同时在场上吗?可以有守门员吗?可以像曲棍球一样拦截吗?
见"13触移动球":新槌球声称,触移动球不犯规。我们是否可以就此理解为,这是允许比赛双方有意或无意地触碰干扰正在有效移动中的球。
见"18平分处理":"加赛点球"是在门球在长期实践中综合对比各种办法后才最终形成的。与新槌球的打法对比,加赛点球的后的胜负结果更令人信服。
见"19球径和门宽":说新槌球的"球和门的差以毫米计算"。言下之意,是说二者的差值进入了"毫米级"吗?也就是应该小于10毫米了。球要穿过两门柱的缝隙不到10毫米,这也太难了吧!
见"19球径和门宽":比门球,新槌球的球变大门变窄。如果将"门球门一分为二",门宽是10厘米。球径保持不变是7.5厘米。可以想像一下,过门那还真得有射中10环的能耐才行。
见"2得分":新槌球"满分14分"。是单球得14分时比赛结束,还是个人得14分时比赛结束?或者每球都得14分时比赛结束?应当明确。
见"2得分":门球的过门要讲"正方向",分"门前"和"门后"。新槌球也有同样的规矩吗?可以反方向地从门后向门前过门吗?
见"20场地":可利用门球场的三门一柱。新槌球是三门三柱,满分14分。对此,新槌球对过门撞柱的顺序和在得满分14分时比赛结束办法,都并没有具体的说明和应有的规定。
| ||
| ||
| ||
点评
谢谢关注
| ||
| ||
| ||
| ||
点评
真希冀中式"三球"都有多多"硬货"以飱门球爱好者。更希望有中老年人成为中式"三球的爱好者。只要不是有始无终的噱头也就好。
贴击时拣自球与闪击时拣他球,在捡拾环节,应该是没有多少技术性差别。
贴击时自球与他球怎样贴,贴多近,大有讲究。贴紧了,不利于两球分奔向的方向和距离。可贴击要求紧贴吗?不设裁判时,监督又应当怎么工作?
贴击时自球和他球是"双飞"。可闪击时"双飞"是属于犯规。"双飞"比"单飞"会更凸显技术吗?
说贴击"使得技术得以凸显",这应该是与闪击进行对比后得出的判断。技术的凸显是应有所指的,可这是指捡球的方法或是贴球的方法或是指击打的方法呢?与闪击方法对比究竟有多少的技术凸显或提高呢?
说现代捶丸"每次撞击更有目的性",似乎对撞击也进行了改造,而撞击打法的改造是指在击打方法上的改革或是在技战术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应让万众期待中的规则尽快出台然后兑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