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球界,流传着一些“谎言”,常见的如下: 一、简单易学 这是诸多门球专家学者经常向人们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其实如果你是玩玩而已,确实简单易学,你若要上场参加比赛,那既不简单又不易学。首先,门球运动的规则多,不是一天两天能领会其实质的,不领会其实质就无法顺利开展活动;其次门球运动主要是击球,进门、撞击、闪击、送球等,角度力度两个要素,处处体现的是精准,而这个精准叫你练上十年八载也不敢说满师了,如十次开球进了一门,不敢说第十一次也能进一门。其三所谓的“战术”,也是门球的奥秘吸引力所在,什么开局破局,什么布局、夺势、争分,整天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要置对方于死地要战胜对手,没有诸葛之智孙子之术,行吗?球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得上了年纪的人精疲力尽。 你说简单吗?易学吗? 二、观赏性 都说门球运动极具观赏性,这是“齐村馒头白”(方言:自己称赞自己的东西好)。其实门球运动现在还没有走进全运会还没普及,很多人并知道有个运动项目叫门球,即使知道门球这个运动项目但也不知道规则方法,电视体育频道也很少播出关于门球运动的消息;再说门球场地是封闭的,没有观众,哪来掌声,只是参加比赛的或训练的门球人自我欣赏罢了。 三、安全性 门球运动虽没有足球篮球那样剧烈,一般也不会发生肢体接触与冲突,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凡事不绝对,参加门球活动的老年人居多,他们行动迟缓反应慢,一不小心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特别地其中有一个动作叫“闪球”,需要运动员捡球放球击球,捡球和放球两个动作需要“弯腰”,这“弯腰”的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闪击时运动员会因用力过猛而摔倒,被闪出的球速度很大,被击中不是小伤;球场上有三个门一个中柱,老年人在运动时不小心会被绊倒;有运动员击球时挥杆幅度很大,站在他身边被击中不是没有可能。 四、健身健脑 门球的一个特点是一人活动,其余等待。一次比赛活动十人参加,用时30分钟,平均每人活动3分钟,等待27分钟,如果上午共四个队参加比赛,采用循环制,每队有三场比赛,假设不替换,那么这个运动员在这个上午活动9分钟等待81分钟,这样长时间的等待,往往是以站立为主,站立时间长了,如果不注意科学的调节和锻炼,下肢肌肉容易使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血管中,造成循环不畅,损坏静脉瓣膜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腿部沉重,腿疼,发痒,肿胀等症状出现。如果本身就贫血的人,长时间站立还会引起头晕目眩,关节肌肉劳损,血液循环差,严重的下肢会出现浮肿。 门球的另一个特点是“精准”。运动员每次击球都要瞄了又瞄,对了又对,想做到万无一失,这样使得他的大脑长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状态中,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头疼、压抑,严重的还会造成免疫力、思维、记忆力下降等。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她体现说谎者的良苦用心,也提醒老年人“运动是为了健康长寿”,必须参照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祝愿天下老年人健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