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如何走向竞技? 赵玉书 长期以来,大家都在议论、探讨门球如何走向竞技,进尔进入奥运。这是中国门球人的美好愿望和雄心壮志!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说难很难 —— 保持现状、亦步亦趋、修修补补,难!难!难!难到几乎不可能!说不难也不难 —— 大刀阔斧,彻底改革,创出中国特色,走中国竞技门球之路,实现梦想就有希望! 我们所从事的门球运动,是一项既可以竞技又可以康乐的大众化、社会化的体育活动。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个人觉得: 门球,已经成为一个“四不像”的活动 —— 说是竞技但竞技的味道不浓,说是康乐但康乐的程度不够;一方面强调执行《规则》,一方面却又明目张胆地无视《规则》。 竞技体育为什么让人着迷?“更快、更高、更强”不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的奖牌和纪录,还是人类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并突破自身极限的决心。这种超越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动人心魄的美感。 凡是竞技体育,大都是“一声令下,立即行动,转瞬即逝,立见成效”,观众可以在比速度、比高度、比距离、比准确、比耐力、比技巧……中看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动人场景,分享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过程。每一项运动都非常有看点、有刺激、有悬念、有震撼! 难道我们的门球比赛就没有看点、刺激、悬念和震撼吗?答案是否定的!但遗憾的是:这些看点和悬念总是深深地隐藏在慢慢腾腾、磨磨蹭蹭、腻腻歪歪、朦朦胧胧的操作过程和冗长繁琐、晦涩难懂的《规则》之中,只有精通门球、深析内涵的人才能略知一二。而对外行来说,人家就闹不清楚你在场上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怎么才能分出好赖?因此,看上一会儿就会让人莫名其妙,心里起急! 你看:击球员每打出一杆球的过程有多繁琐、多复杂:听到呼号→步入场地→听清指挥→理解意图→稳定心态→进入情况→目测距离→看准目标→三点一线→正确站位→放好槌头→微调修正→锁定角度→盯住击点→试击数次→平稳起杆→控好力度→击出自球→缓缓前行→抵近目标→撞击未果→前功尽弃→追悔莫及→无可奈何→退出场地……换上一个,如此而已……。内行看得懂,心里也着急;外行看不懂 ——“这叫啥东西?”。如果你根本不懂或不太懂门球,这种漫长、琐碎、繁杂、拖沓的操作程序总是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你还能坐得住吗? 门球走向市场的关键,是充分体现竞技特色,只有打牢竞技的基础,充分展现出竞技门球的更快,更高,更强,才能做到受众、载体、传播平台和广告效益的互联互动,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