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潇湘客 于 2017-11-4 21:51 编辑
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宁远县城南60里,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省自然保护区,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溶洞和民俗风情著称于世,系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十大旅游区之一。其中的九疑山,又名苍梧山,系千古名山,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从京珠高速到衡阳,转衡昆高速到永州,再转二广高速或永连公路均可达宁远,距永州120公里、郴州130公里、桂林140公里。九嶷山属泥盆系沉积地层,以石灰岩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错的大型景区。九疑山因九峰而得名。《山海经》载:“九峰相似,游者疑焉”。《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后人为祭奠祖先,朝拜舜帝,夏朝建舜庙于九疑山。秦汉后,历代帝王遣官致祭。文人骚客登临九疑山,留下大量诗文和摩崖石刻。但九疑山见于文字记载,始于楚辞。
舜帝陵园 舜帝陵园舜帝陵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始建于夏朝,是我国置陵最早、存续时间最长的始祖陵庙,是历代王朝和华夏子孙祭祖朝圣之所。舜帝陵于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陵是中国最古老的陵墓、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现为九疑山风景区的目标人文景观。舜帝陵也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舜帝陵从1995年抢修重新开放以来,一直是海内外游客、炎黄子孙朝拜祭祖的“圣地”。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均为舜帝陵题写了碑名。 舜源峰 舜源峰位于九疑山,居九峰中心,舜帝陵位于此。海拔638米。山势雄浑,如雄狮踞坐,面北而立。北面悬崖峭壁,南面缓坡逶迤,游人可上。登上峰顶,极目远眺,莽莽群山连绵起伏,座座山峰云雾缭绕。纵观群峰,有如千帆竞扬,奔腾而来,大有“万里江山朝九疑”之势。壁石缝中,九针石枞凌空拔起,迎接八方来客。山麓舜陵碑亭依山而立,舜陵庙宏伟壮观,红墙碧瓦掩映于枫柏绿树中。舜源峰为舜帝藏精之所。
斑竹园
斑竹是九疑山的特产,珍稀而又名贵,与舜帝和毛泽东有关。毛泽东用“斑竹一支千滴泪”,维妙维肖地描绘了斑竹与九疑山人文景观的历史渊源及斑竹的观赏价值,从而使斑竹闻名中外,令人神往。
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宁远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宫殿式建筑, 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嶷山风景名胜区重要人文景观——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原建在距宁远县的城东11公里的冷道县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县城易名迁址,随县城迁建于今地,又名学宫,是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又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它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是传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东西宽60.2米,南北长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筑物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别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两侧对称式排列着登圣坊、步贤坊、腾蛟门、起凤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建筑。大成门及乡贤、名宦两祠建筑相连形成一道东西屏障,将文庙分隔成前园与后院两进院落,园中池映风荷,绿树扶荫,棂星门石坊峙立,一派中国园林景色;院内建筑,曲廊环回将东西庑、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崇圣祠连接在一起,为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建筑风格。
玉王官 岩摩崖石刻,很多唐宋时留下的摩崖石刻,为历代游人必到之处。
紫霞岩 紫霞岩 又名重华岩,紫虚洞,为一地下大型溶洞,现已开发了1500米游程。该溶洞分内外岩。外岩宽敞明亮,数丈高的紫色岩顶苍穹般笼罩,当朝阳斜照,紫气缥绕,岩因故得名。内岩神秘,曲折,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岩内溪水九渡,名“九曲黄河”。洞内至今保留有唐宋名家题刻,有宋明纪游诗壁。明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九嶷山地貌时,曾在岩内连宿4晚,他在《楚游日记》中把紫霞岩列为“楚南十二名洞之第二”。
灌溪风徐霞客南游至此,叹曰:“游九疑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
|